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并着重强调了产业转型升级。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必然要求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竞争力,意味着产业要由低竞争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高技术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许多不能适应转型升级要求的产业将进入成熟期甚至衰退期,也会有许多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产业进入快速成长期。那么产业环境的变化意味着处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产业成熟期的企业对高管需求下降,竞争激烈,正相反,处于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和产业成长期的企业对高管需求大增,福利待遇会有大幅提升。因此,本文以外部产业环境不确定性为分析视角,研究企业所处产业环境变化对企业高管任用影响,进而影响企业绩效,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宏观上有助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微观上有助于企业和高管根据自身特点进行恰当匹配。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产业环境正呈现出极大的不确定性,本研究以上市公司微观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研究方法,探究了处于不同产业环境下的企业该如何搭配具有不同背景特点的高管,即是否存在最优匹配关系?这种处于不同产业类型的企业与不同背景特征的高管恰当匹配关系,能否提高企业绩效?这种处于不同产业生命周期的企业与不同背景特征的高管恰当匹配关系,能否提高企业绩效?本文基于资源依赖理论、权变理论、高阶理论,沿着“产业特征—高管背景—企业绩效”的研究思路,通过借鉴前人研究结果将样本企业划分为技术、资本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采用厂商净进入率法、产出增长率法与特征分析法将产业生命周期划分为产业成熟期和成长期,然后构建不同产业类型、产业生命周期与高管背景匹配关系,及该关系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理论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理论假设。本文还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线性回归、逻辑回归和分层回归等定量分析方法对研究假设和理论模型进行了定量检验。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包括:1.产业环境与高管背景特征及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理论探索。在对国内外相关的理论和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特殊情境,就产业环境、高管背景特征与企业绩效三者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提出了有关理论假设。。2.在中国情境下,定量分析了不同产业类型与不同背景特征高管的匹配关系。本文采用线性回归和逻辑回归方程对1992-2014年217家上市公司共计1590个有效样本进行回归分析,实证结果基本支持了理论假设:(1)处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产业成熟期的企业更可能选聘年龄较大的高管;(2)处于非劳动密集型产业拥有更多高学历高管,但产业成长期的企业拥有更多高学历高管的假设未得到支持;(3)处于非技术密集型产业和产业成长期的企业更可能选聘拥有政治资本的高管;(4)处于技术密集型产业和产业成长期的企业更可能选聘拥有产出型职能背景的高管;(5)处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产业成熟期的企业更可能选聘拥有生产型职能背景的高管;(6)处于资本密集型产业和产业成长期的企业更可能选聘外围型职能背景的高管。实证结果表明,企业所处产业类型和产业生命周期不同,与之匹配的高管特征存在显著差异。3.在中国情境下,定量分析了不同产业类型与不同背景特征的高管恰当匹配能提高企业绩效。本文采用分层回归方法对1992-2014年217家上市公司共计1590个有效样本进行回归分析,除假设14外,实证结果验证了理论假设:(1)与劳动、资本密集型产业相对比,处于技术密集型产业中的产出型职能背景高管与企业绩效的正相关关系更大;(2)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相对比,处于劳动密集型中的生产型职能背景高管与企业绩效间关系并不显著;(3)与劳动、技术密集型产业相对比,处于资本密集型中的外围型职能背景高管与企业绩效的正相关关系更大。实证结果说明,相较处于其他要素密集型产业的企业,处于技术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企业,如能有与之匹配的背景特征高管,则能提高企业绩效。4.在中国情境下,定量分析了不同产业生命周期与不同背景特征的高管恰当匹配能提高企业绩效。本文采用分层回归方法对1992-2014年217家上市公司共计1590个有效样本进行回归分析,除假设17外,实证结果与理论假设符合:(1)相对于产业成熟期中,产出型工作背景的高管对处于产业成长期的企业绩效影响显著为正;(2)相对于产业成长期中,处于成熟期中的生产型职能背景高管与企业绩效间关系并不显著;(3)相对于产业成熟期中,外围型工作背景的高管对处于产业成长期的企业绩效影响显著为正。实证结果说明,处于产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企业,如能有与之匹配的背景高管,则能提高企业绩效。在研究的最后部分,对研究结论进行了总结、归纳,提炼了本研究的理论贡献,并指出了对企业实践和高管自身的实践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