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视野中的农村工业化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u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工业化是指为了改变二元经济结构,使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资源能充分发挥效能,使农民能尽快脱贫致富,在搞好农业的同时,由农民依靠自己力量,依托市场,依托农村集镇,发展农村现代工业,使从事二、三产业的劳动力占到农村总劳力的绝大部分,工业产值超过农业产值,农村基本实现城镇化,农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基本达到城市水平的历史进程。农村工业化的顺利展开,成为壮大农村经济总量、缓解“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中国的农村工业化主要是依托原有的农村社区进行的,这种工业化的历史源远流长。19世纪70年代,陈启源便倡导了珠江三角洲的机器缫丝业,此后,农村工业化的浪潮不断地在中国农村大地上涌动。20世纪早期河北高阳的土布生产蔚为壮观,堪称早期农村工业化的典范。高阳纺织业自明末以来承袭至今,历经四百年沧桑,长盛不衰。尤其是在三次农村工业化高潮中显示出了勃勃生机。可以说,高阳纺织业的变迁历程真实的反映了中国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历程,对高阳纺织业及其发展模式的探索和研究,对于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高阳纺织业的发展历程,包括高阳县的概况,即高阳县的区位与交通状况,劳动力与自然资源状况,还有高阳纺织业的发展历史回顾,以及新中国成立后三次农村工业化高潮,即合作化和大跃进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改革开放后高阳纺织业的发展历程,这对于高阳县及高阳纺织历史即高阳纺织业的历史背景有了一个清晰的把握和了解,以便对“高阳模式”及特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对“高阳模式”进行重点分析,指出“就地转移劳动力”、“家庭经营”、“面向市场”的特色模式同其它模式,如“温州模式”、“苏南模式”的不同之处,以凸显“高阳模式”农村工业化道路的与众不同,其中,原始工业化与工业化长期并存的二元模式,“兼业现象”的普遍化程度都彰显了高阳纺织业中存在的鲜明的本土特色;最后,指出农村工业化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推动城镇化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比较了苏南模式、珠江三角洲模式和温州模式三种典型的农村工业化模式之后,指出选择工业化路径时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在政府引导之下启动工业化发展道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从发挥比较优势、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升整体技术水平及品牌优势到环境治理,实现可持续发展等等,这些措施的配套结合,有利于高阳纺织业更快、更好的发展,有利于加快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其他文献
“门罗宣言”与“睦邻政策”往往被看作是美国拉丁美洲政策中两个性质相同的政策。“睦邻政策”的实施避免了拉美的法西斯化倾向,使拉美免遭法西斯的蹂躏,促使拉美各国加入世界
本软件使用计算机对学生信息进行管理,具有着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面对庞大的信息量,就需要有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来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通过这样的系统,可以做到信
目前,我国中学使用的多是文选型语文教材。从构成要素上看,这类语文教材一般包括文选系统、助读系统、作业系统和知识系统,这四个方面相辅相成,有机结合。其中,文选系统是文
汉末以来,社会黑暗,政局动荡,儒家经学也逐渐走向了衰落的道路;此时,一股糅合儒道的玄学思潮应运而生;再加上从西域传入的佛教,经过与本土文化的融合发展,逐渐形成了一股新的
“曙光5号”是从河北沧州“金丝小枣”资源中选育出的抗裂果枣新品种。其果实圆柱形,平均单果质量12.64g,最大果质量16.80g,果实可食率为95.08%,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34.50%,制
本文从视觉文化的角度切入对世纪之交中国文学的图像化走势进行了考察,以把握在视觉文化时代文学图像化对文学的生存、发展所具有的意义和产生的影响。论文共分六个部分,各部
创意产业的概念在世界上兴起的时间不长,刚刚十年多一点,但创意产业已逐步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创意产业的发展规模和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综合竞争力高
我国的老龄化现实日益严峻,由此带来的养老问题与经济发展问题日趋突出,国家及地方政府多次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养老事业的发展。统计显示,目前已有80余家企业试水养老地产领域,因其
有关学习策略的研究一直将策略运用看作外显的元认知调节和控制的过程,尽管早有一些研究探讨并发现了学习策略运用的无意识现象,但策略研究尚未将内隐学习策略作为独立的研究
反思性教学作为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教育改革中蓬勃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学理论思潮,被认为是取得实际教学效果和促进师生全面发展的“双赢”理论。新课改前,我国的中学历史教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