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印迹聚合物(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MIP)是一种制备简单、耐高温高压、高稳定性、使用寿命长,能在三维空间上形成对目标分子的特定识别位点的聚合物,修饰到电极表面能提高其选择识别性能。而纳米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表面原子配位不全和表面反应活性高等特点,构制电化学传感器的活性界面能作为信号放大工具。本文将分子印迹技术与纳米技术相结合,在电极表面修饰纳米复合材料和印迹聚合物,制备出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能快速简便地检测目标物质的电化学传感器,将其应用于蛋白质、有机持续环境污染物的检测,具体如下:1.以壳聚糖包裹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修饰的多壁纳米管(MNPs/CS-MWNTs)为电流放大材料,采用电沉积方法,制备一种新型表面印迹生物电化学传感器并用于牛清蛋白(BSA)检测。采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该印迹聚合物(MNPs/CS-MWNTs)进行表征。采用差分脉冲伏安法(DPV)详细研究了该印迹传感器的电化学响应与牛血清蛋白浓度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的电化学响应值与BSA浓度的对数值在1.0×104~1.0×1010g mL1的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2.8×1011g mL1(S/N=3),响应的时间为30秒。该印迹传感器具有较好选择性、灵敏性及重现性,有利于快速检测BSA,为蛋白质传感器的制备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2.制备一种新型的基于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物修饰的碳电极牛血清蛋白分子印迹传感器(MIPs/CNT/GP/CE)。首次采用重氮化方法成功将碳纳米管固定在石墨烯表面制备出具有优异的电子传递性能的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物,并结合分子印迹技术采用电沉积的方法制备可控厚度的表面印迹聚苯胺膜,制备对牛血清蛋白(BSA)具有高选择性识别的印迹电化学传感器。采用循环伏安法(CV)、电化学阻抗法(EIS)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该印迹传感器的电化学性能和形态进行表征。采用差分脉冲伏安法(DPV)研究了该分子印迹传感器电化学响应电流与牛血清蛋白浓度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具有宽的线性检测范围为1.0×104~1.0×1010g mL1,检测限为6.2×1011g mL1(S/N=3)。该新型印迹传感器具有高选择性、灵敏度和重现性,为传感器的制备提供一种合适的方法。3.采用电聚合方法、四溴双酚A(TBBPA)为模板分子、吡咯为单体、在石墨烯修饰碳电极表面制备分子印迹传感器,并以铁氰化钾为探针实现对TBBPA进行高选择性和高灵敏检测。利用循环伏安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电极各修饰步骤的电化学特性和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通过测量Fe(CN)64–TBBPA复合物的氧化电流峰值与TBBPA浓度关系实现对TBBPA的间接检测,结果表现,印迹传感器响应值与TBBPA浓度在0.5~4.5nM范围呈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23nM(S/N=3)。该印迹传感器成功用于雨水和湖水样本中TBBPA的检测,具有简单,快速和高效的优点,为超灵敏检测环境水样中的TBBPA提供了新的方法。4.以壬基酚为模板分子、吡咯为单体,采用电聚合方法在石墨烯修饰碳电极表面制备对壬基酚具有高选择性与灵敏检测性的印迹电化学传感器。采用电化学阻抗法、循环伏安法以及差分脉冲伏安法对该传感器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对壬基酚具有很好的选择识别性能;在浓度范围为1.0×10-11~1.0×10-8g mL1内峰电流与壬基酚浓度的负对数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8),最低检测限为3.5×10-12g mL1(S/N=3)。该传感器成功用于雨水和自来水中壬基酚浓度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