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适用房、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以下简称“公租房”)构成了郑州住房保障的三驾马车,保障着中低收入家庭、外来务工人员和新就业职工的基本住房需求。2013年郑州创新住房保障机制,实现“三房合一”,取消经济适用房,并将廉租住房、公租房合二为一,至此公租房成为了我市唯一的实物住房保障方式。如何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一直都是党和政府的牵挂。1995年郑州市成为全国第一批“安居工程”试点城市;2001年又成为全国首批建立廉租住房保障制度的城市;2007年市政府专门组建了市级保障房投融资平台——郑州公共住宅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以实现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由单纯依靠财政拨付向建立多渠道融资平台的突破;2009年11月郑州首批公租房项目——“湖光新苑”交付使用,该项目被建设部列为国家康居工程示范建设项目;2014年9月政府批准设立了郑州市首家市场化公租房后期运营机构——郑州市公共租赁住房运营中心有限公司,负责市本级财政投资建设的公租房后期运营管理工作。借助于政府的大力支持,郑州市的公租房建设投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截至2016年7月,郑州市公租房开工建设99213套,分配24733套。随着郑州市政府投资建设的公租房项目陆续交付分配使用,后期运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逐渐浮现出来。本文通过对郑州市面向社会配租的公租房项目——YC小区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发现了租金收缴难、租期到期退出难、公租房管理人员不足等后期运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借鉴国内外经验,本文提出了郑州市公租房社区的管理工作应因地制宜,由“市、区保障办、运营机构、公安部门、物业公司”打造“四位一体”的公租房管理体系。本文建议郑州市搭建全市统一的公租房信息管理平台,组建全市统一的公租房运营机构,视项目实际情况在公租房小区内配置社区警务室,为公租房租户提供高标准的物业服务等。“四位一体”的公租房管理体系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我市公租房后期管理体制,加快实现住有所居,促进我市城镇化健康发展,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党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