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六省在内,是中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装备制造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在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实施促进中部崛起战略以来,中部六省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2006年中部六省GDP增长率平均为12.5%,高于全国10.7%的平均水平,其中,河南14.1%、安徽12.9%、江西12.3%、湖北12.1%、湖南12%、山西11.8%。然而,中部地区单位GDP能耗普遍偏高,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的依赖性较强。并且,中部地区也面临着诸多制约长远发展的矛盾和问题。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过程中,要进一步发挥中部地区比较优势,增强对全国发展的支撑能力。因此,要想使中部地区变塌陷为崛起,一个区域的发展主要是得力于工业的发展。所以本文是以中部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医药制造业为例来探讨一下中部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现有的竞争优势。本文以医药制造业为例来建立指标体系对基于技术学习的产业动态能力进行评价,评价方法选用的是因子评价方法。
因此,本文以技术学习和产业的竞争能力、创新整合能力理论为基础,对产业的技术学习和产业的动态能力的发展的基本理论进行了比较系统论述,以医药制造业为例来对基于技术学习的产业动态能力进行评价,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技术学习的产业动态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结合中部六省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对六省的医药制造业的基于技术学习的产业动态能力进行了评价,并针对这六省的发展问题,就促进六省的高新技术产业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