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大多数家庭中,母亲承担着主要教养任务,母亲负性情绪的表达对小学生的情绪和行为产生很大影响。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面临着小升初的考试,学习难度和学习任务的增加,学业拖延现象也越来越明显。六年级的学生刚进入青春期,情绪不稳定,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干扰。干净整洁的家庭环境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而混乱、缺乏秩序性的家庭环境会干扰小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因此,本研究主要考察母亲的负性情绪与六年级学生学业拖延的关系,以及家庭嘈杂度在二者之间的调节作用。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样法,对333名六年级学生及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工具包括抑郁-焦虑-压力量表简体中文版,王荣自编《3-6年级小学生学习拖延问卷》以及家庭嘈杂度量表中文修订版,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探究,研究结果如下:(1)六年级学生学业拖延在出生顺序、家庭收入水平方面有显著差异,在父母文化水平上没有显著差异。在差异方面,主要表现为:独生子女的学业拖延得分要比多子女家庭中长子长女得分低。家庭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学业拖延水平显著低于其他家庭收入的学业拖延水平。(2)母亲负性情绪与六年级学生学业拖延在各维度上均达到显著正相关水平。(3)家庭嘈杂度在母亲负性情绪与六年级学生学业拖延关系中起调节作用,表现为当家庭嘈杂度高时,可增加母亲负性情绪对六年级学生学业拖延的影响,当家庭嘈杂度低时,可缓解母亲负性情绪对六年级学生学业拖延的影响。(4)家庭嘈杂度在母亲负性情绪与学业行为延迟完成中起调节作用,家庭嘈杂度在母亲负性情绪与学习计划缺乏及执行力不足中起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