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教化故事的流通和《五经》理念的伦理化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tv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研究旨在发现:中国人的一些像“孝敬”这样的所谓传统的观念是在何时、在什么力量下、在什么样的过程中成为“传统的”观念的。所以本文将着力点放在了下面这个具体问题上:汉帝国的意识形态、国家教育体制、民间社会的舆论空间是如何与教化故事这种文学形式相结合,逐步把以《五经》理念为代表的国家主张贯彻到乡里生活中去,成为个人公共生活的伦理规范的。 具体行文中,本文将切入点放置在山东沂南北寨村1954年发掘整理的画像石上,通过对沂南古墓画像石中的历史人物画像的分析,可以发现两汉时期地方社会流传的一些教化故事与经学有一定的关系,并且是以口头文学的形式传播的。值的注意的是,这些故事经过了汉代文人改编,其叙述有明显的君主意识和君臣观念,因此具有了汉帝国意识形态的特点。 在对沂南地区故事传播的历史可能性的考察基础上,我们可以知道教化故事在某一特定地区的流传是在基本母题保持不变情况下故事的历史演化。这种历史演化的特点是:流传中的故事会逐渐加大它对流传区的影响。结合对汉代国家教育体系的考察,本文认为教化故事在汉帝国以文教策略重新整理地方社会的政治权力秩序,并使其意识形态向下层社会渗透的过程中,是主要的文教通俗形式之一,也是帝国权力表达的文学形式,它在使普通的民众接受“皇权”和“天下”观念的过程中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并使地方社会的战国纵横风气在不知不觉中淡出历史舞台。同时在地方社会从先秦前汉文明类型过渡到东汉之后文明类型的“文明化”过程中,它也是汉帝国播向民间的“文明”知识的有效的传授方式之一。从学术史和思想史的角度而言,以《五经》为主的知识体系经过两汉社会,由一种占主导地位的学术——“儒学”,转变成了一种全社会遵行的伦理——“儒教”。在这一过程中,教化故事作为一种通俗的知识形式,成为推动上述转变的重要力量之一。
其他文献
近年大学生体质状况逐年下降,运动性猝死事件频发,本文回顾了近年我国运动性猝死事件,总结出运动性猝死项目以跑步运动为主,猝死原因以心源性为主,提出从加强师生急救培训、
<正>故障现象一辆帕萨特B5轿车(采用手动空调),车主反映该车空调压缩机电磁离合器只能在冷机情况下吸合,吸合后将空调(A/C)开关断开,再接通空调压缩机时电磁离合器就不再吸合
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和熵值法,建立了近现代建筑遗产价值评估体系的层次结构模型,确定了近现代建筑遗产价值评估中各分项指标的权重。根据权重分配结果,指出在近现
南宋傅幹《注坡词》、何士信《增修笺注妙选群英草堂诗馀》在注解东坡词时均频繁引用杜诗,这一鲜明的时代特征可以引发两个维度的思考。其一,南宋人对杜诗的"接受热";其二,苏
影子银行在我国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尤其是对货币政策产生的影响。论文在对影子银行进行概述的基础上,从法定存款准备金、再贴现政策、利率限制、道义劝告和窗口指导四方面
<正> “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在世界上曾居于领先地位。我国古代的建筑也反映着科学技术的光辉成就。古代建筑主要采用由梁和柱组成的骨
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对云南哀牢山徐家坝地区湿性常绿阔叶林及不同类型次生植被中木本植物幼苗的种类组成、数量及更新方式等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在所有调查样地中,
作者对传统空间意识与空间美问题,谈了四点看法,即:1.“天人合一”、“天人感应”;2.“虚实相生”、“计虚当实”;3.“时空合一体”;4.“小中见大”、“以景寓情”等。
目的探讨家访对小学生口腔健康行为的影响,为开展健康教育和制订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3所小学一年级156名学生及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结果对
  本文以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为例,分别从商业策划层面和建筑设计层面来探讨在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商业设计中如何利用枢纽带来的大量人流和商机,使旅客得到更好的服务,枢纽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