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顺应模式下的亲子冲突话语消解策略分析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haun07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冲突性话语普遍存在于人们的日常言语交际之中,它产生于会话交际中的交际主体对同一事件所具有的不同的看法、观点、立场、视角等因素,表现为交际主体之间的争执、反驳、争论、异议等对抗性的言语事件或言语行为,体现为交际一方反对、不同意或不支持另一方的话语,影响甚至通过话语去阻止某一交际目标的实施。由于冲突话语不仅会对维护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产生及其负面的影响,还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交际双方原本的交际目的的实现,所以为了解决争端冲突、消除恶性分歧与争议并实现高效沟通,本文以我国学者杨平的关联顺应模式为理论基础,探讨亲子间的冲突话语消解策略的产生及理解机制,以便帮助亲子使用非冲突性话语进行沟通,并为其建立高效的、和睦的沟通模式。  因此,本文结合关联顺应模式,对美国家庭情景喜剧《查莉成长日记》中和Marshall B. Rosenberg等心理学家的关于非暴力沟通和亲子沟通的书籍中记录的亲子会话实例进行分析,致力于回答以下问题:(一)基于亲子冲突话语消解策略,说话人是如何对听话人的认知语境进行关联假设并顺应该假设的?(二)亲子冲突话语消解策略是如何实现顺应的可变性的?其语言选择的结构特点是什么?(三)亲子冲突话语消解策略是如何实现顺应的语用商讨性的?(四)亲子冲突话语消解策略的产生及理解机制是什么?关联顺应模式是否能够成为分析该机制的有效理论基础?  本文基于关联顺应模式,通过对所收集语料进行的定性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一)亲子冲突话语消解策略以听话人的认知语境为前提进行关联假设,听话人的认知语境包括听话人的物理世界、社会世界以及心理世界三方面。说话人须结合会话内容及会话发生的相对和绝对的时间与空间因素,同时结合听话人的社会身份地位,与听话人之间的权势关系以及听话人的心理需要、情感等因素来进行关联假设。  (二)亲子冲突话语消解策略中说话人对所做关联假设的顺应体现在语言的可变性上,通过进行语言结构的选择来实现。从音位特征,词汇特征,句子长度,会话结构等方面进行语言结构的选择。(三)亲子冲突话语消解策略的关联顺应也体现在语用商讨性上,主要表现为基于不同语言选择策略的不同言语行为,包括明示情感与需要、询问、提供选择、请求、赞成、同情、道歉以及具体地称赞等。  (四)关联顺应模式能够作为亲子冲突话语消解策略分析的有效理论依据。结合关联顺应模式,本文对基于亲子冲突话语消解策略的语言产生及理解机制进行了探讨。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