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耀县地处陕西省中部渭北高原南缘。耀县演池方言属于中原官话关中片。本文立足于实地调查,从共时和历时两个角度系统地描绘了耀县演池方言的语音现状,并对耀县演池方言的语音作了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章介绍了耀县地理状况、建制沿革、人口源流、方言的归属及耀县演池方言的研究现状、选题意义和研究理论、方法。第二章描绘了耀县演池方言声、韵、调。耀县演池方言中共有声母24个,韵母44个,调类4个。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归纳并揭示了耀县演池方言的两字组的连读变调模式,其中后字非轻声两字组只有在阳平+去声、上声+上声两种情况下部分会发生变调,变为21+44、21+53,其他一律不变;后字轻声两字组只有在前字是阳平时,后面的轻声为53,其他前字是非阳平时,后面的轻声一律为21。此外,本文还对耀县演池方言中的文白异读现象进行了穷尽式的描写。第三章是耀县演池方言的同音字汇。第四章通过对比耀县演池方言与切韵音系,总结了耀县方言古今语音对应规律,并且指出了耀县演池方言的语音特点。声母方面,表现为以下几点:古全浊声母仄声字今逢塞音、塞擦音约有28%读送气清音;古滂母、亚母果摄、遇摄、山摄、通摄合口一等字如果韵母为γ或u,声母读为擦音f,帮母遇摄的个别字也变;古微母、疑母、影母中今韵头为u或者以u为韵母的字,如果韵母是u或者韵头u后面的主要元音是后元音,在耀县演池方言中则u依然为u,如果u后面的主要元音是前元音,则元音u的实际读音为辅音v;透母字今逢细音全部腭化为t(?)h;古山臻摄合口一三等精组字与见系字合流,韵母中的韵头为y,声母腭化为t(?)、t(?)h、(?);精组字今逢洪音读ta、tsh、s,今逢细音读t(?)、t(?)h、 (?)。需要指出的是,精组合口字及知庄章日合口字中的u与ts、tsh、s相拼时变为(?);见系开口保留了较多的舌根音读法。韵母方面,表现为以下几点:遇摄模韵端系字、鱼虞韵照组字与流摄同韵,今读(?)u,而流摄的尤侯韵的唇音字转入遇摄,今读u;古蟹摄开口二等皆佳韵牙喉音字在耀县话中读为ε或iε;果摄、山摄、臻摄合口一等帮系字及宕摄开口一等帮系入声字今读γ;梗摄开口二等帮系、知系、见系入声字和深摄、臻摄、曾摄开口三等庄组入声字除了“咳、核~桃”读(?),其他的今读ei;深摄开口三等端系、知系舒声字,臻摄开口一等见系字,臻摄开口三等来母、精母、从母、心母、知系舒声字,臻摄合口一等帮系舒声字今读ei,深摄开口三等见系舒声字,臻摄开口三等並母、清母、见系舒声字今读iei。声调方面,古入声清声母和次浊声母字今归阴平。第五章将耀县演池方言与周边方言进行对比,认为关中方言鼻音(?)n韵类的鼻化走了两条路,(?)n>(?)和(?)n>ei,前鼻音韵尾或者发音部位后移或者被顺同化为元音,耀县演池方言选择了后者。在耀县演池方言中,率先鼻化的的确是an,然而变化最快、最多的却是(?)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