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硼二维材料合成氨机制的理论研究

来源 :西安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ger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氨是人类工业生产和农业生活中至关重要的原料之一,伴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人类对于氨的需求也急速增加。目前工业上制氨主要采用Haber-Bosch工艺,这一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化石燃料以获得高温高压的反应环境,这导致合成氨工业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而能源和环境问题这些年越来越严峻,中国作为工业大国,长期以来注重环境保护,在习主席提出“碳达峰、碳中和”之后,使用更加清洁环保的能源以减少碳排放更显重要。因此,寻求更加清洁、环保的方式合成氨具有更加重要的价值。目前,氮气还原合成氨(NRR)是最热门的研究方向之一,其采用氮气和水资源作为反应物,利用清洁能源产生的电能提供动力实现合成氨,这被认为是具备广阔前景的制氨方式之一,因而在这些年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截至目前电催化合成氨依然难以实现大规模的工业应用,主要由于反应所使用的催化剂难以达到高活性和高选择性两方面的要求。而近些年二维材料的迅速发展,使其在催化、储能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基于此,本文从电催化合成氨中最重要的催化剂着手,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探索了二维含硼材料在电催化合成氨方面的应用,深入探讨了二维含硼材料催化N2和NO合成氨的反应机制,研究了电催化反应过程,筛选出高效的催化剂。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在第一个工作中,我们以二维(2D)Mo B作为催化剂,探索了活化N2并合成氨的可行性。通过从过渡金属硼化物Mo Al B中剥离Al原子,我们得到了2D Mo B结构,在其表面的不同位置分别吸附了N2分子,发现N2分子不仅能够被有效活化,而且随着配位的Mo原子数量变化,N2分子的吸附角度和活化程度也随之变化。随后我们研究了不同吸附构型的N2分子氢化合成氨的反应过程,其中当氮气分子与两个Mo原子配位时,N2分子倾斜吸附在2D Mo B表面,其合成氨的限速势只有0.50 e V,并且,此时的HER限速势达到0.57 e V,这说明2D Mo B能有效促进NRR反应而抑制析氢反应(HER)反应。因此,在常温常压的环境条件下,2D Mo B是电催化还原N2的有效催化剂。(2)基于上述工作,我们认为二维过渡金属硼化物(MBenes)应用于电催化合成氨具有很高的可行性,考虑到N2极强的N≡N键难以活化。因此,我们采用了NO作为氮源,通过理论计算研究了MBenes(Cr B,Mn B,Mo B,Hf B,和WB)用于一氧化氮电催化合成氨的可行性。在这些材料的表面,所有NO均倾向于以侧向构型吸附在其表面。随后探索了活化NO分子通过联合及解离途径加氢生成NH3的过程。联合和解离路径下,所需的最低过电位分别为0.00和0.37 e V,这些过程分别发生在Mn B和WB表面。这一结果明显优于N2合成氨的结果。(3)考虑到实际生产中,MBenes表面结构并不是绝对完美的,在这一章,我们构建了含有过渡金属缺陷的d-MBenes作为催化剂,研究了在催化剂表面N2和NO共存的情况。d-MBenes的高催化活性使得NO分子能够直接发生解离,产生的孤立O原子在催化剂表面能够促进N2分子的解离,并在随后的合成氨过程中使得合成氨的限速步骤发生改变,限速势降低。这一工作表明O原子的共存对于促进N2解离和降低氮气合成氨限速势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4)单原子催化剂是近些年来电催化合成氨的研究热点,其能够提升催化剂的利用率,提高产氨效率。在这一章,我们构建了过渡金属单原子嵌入h-BN的单原子催化剂模型,结合前面研究中NO分子高活性的特点,我们研究了采用NO作为氮源在其表面合成氨的可行性。通过理论计算对M@B2N2上的一氧化氮还原反应(NORR)过程进行了研究,并讨论了最佳吸附构型的所有可能的反应路径。对于NORR反应过程,Pd@B2N2展现出最好的催化活性,并且整个反应按照*NO→*NOH→*HNOH→*NH→*NH2→*NH3路径进行,相对应的限速势仅仅有0.55 e V。这一结果对于探索新型合成氨方式指明了道路,不仅能够实现产氨,而且能够有效降低环境污染,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工业生产中常常涉及一种有毒有害且具有挥发性的三乙胺(TEA)气体,它会引起人类眼睛、呼吸道和肺部的不良反应,因此经常将其在环境中的气体浓度作为衡量安全系数的一个评价指标。基于此,设计一种能够快速及时检验三乙胺气体的气敏传感器变得迫在眉睫。通过结构设计构造纳米片自组装Co3O4微米管中空结构,可有效提高材料表面反应活性位点且提供更多气体吸附-脱附通道,实现对TEA气体快速检测。为了进一步提高Co3O
学位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具有比强度高、比模量高、耐高温、耐腐蚀等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因而广泛地应用于航空航天、军事、汽车轨道、体育休闲等领域。但由于材料力学性能上具有各向异性、非均质和纤维硬度高等特点,在对其进行机械加工时若切削参数选择不当易出现刀具磨损严重、加工质量差、分层和撕裂等损伤。因此,有必要对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铣削加工过程开展相关研究,选择合适的铣削加工工艺参数以提高加工效率与加工
学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用户的产品需求逐渐趋向多样化和个性化,如何分类获取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并进行有效的转化和配置,是提高用户满意度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以电动汽车为研究对象,围绕用户的个性化定制服务展开研究,重点讨论异质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获取、用户需求转化以及产品配置三方面内容,并设计开发了用户个性化定制管理系统。在用户需求获取方面,构建电动汽车的初始需求项模型,设计定量Kano
学位
导电聚合物薄膜因其比表面积大、电子迁移率高、气体易脱嵌等特点,使其在化学传感器的研究与应用备受关注。导电聚合物薄膜分子长程有序化是实现高性能有机电子学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通过在气-液界面构筑聚合反应模板为聚合与组装提供相对封闭的环境制备,结构与性能可调的薄膜,用于气敏检测。利用FTIR、Raman、XRD、TEM、四探针电导率测试仪和气敏检测分析系统等对薄膜的结构与性能进行表征分析,探讨界面模板诱
学位
绩效考核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管理工作,它不仅可以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和质量,还能够促进企业发展。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考核被当作一项重要工具,直接影响到企业对人才的选拔和培训。合理有效地进行绩效考核,对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和积极性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如今,许多企业都意识到绩效考核的意义,并且强化绩效考核应用力度,但是在实践中由于受某些客观因素的影响,绩效考核的作用并未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如何有效地利用绩
期刊
绩效考核作为一种评价员工工作表现的方法,是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绩效考核中存在许多问题,如主观评价、考核指标不合理、反馈不及时等。这些问题导致了员工的不满和抵触情绪,甚至会对企业的绩效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文章提出了一系列解决绩效考核问题的对策,旨在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借鉴参考。
期刊
镁合金作为轻型金属结构材料,拥有良好的阻尼性、电磁屏蔽性、高比强度及优异的铸造性能,在军事、航空、汽车及医疗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较差的耐蚀性是制约其大规模应用的主要原因。表面涂覆是提高镁合金的耐蚀性的有效方法之一,然而镁合金表面活性高、涂覆困难,单一的防护手段难以满足实际工况的需求,复合涂层才是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并且常规的涂层面临实际应用中(如碰撞、应力作用等)产生的损伤或开裂等现象不具
学位
当今社会,由于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使用使得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进而导致了全球变暖等问题,因此研究人员急需开发出具备环境友好、可持续和高效的储能器件从而缓解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在众多储能设备中,多种超级电容器和各类二次电池因其具有的独特性能得以被人们广泛研究,其中电极材料直接决定了这两种器件的性能,然而用单一的活性物质制备成的电极材料存在着导电性低和循环性能差等缺点,这些问题将直接影响此类器件的电化学性能从而
学位
高温合金GH4169属于镍基高温合金的一种,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且该材料的深孔类零件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但高温合金GH4169材料的深孔具有一定的难加工性。本文主要针对于高温合金GH4169深孔加工中存在的刀具磨损严重、加工效率低及加工成本高等问题,基于混合等离子体放电高温蚀除理论,研究混合等离子体深孔加工方法,并将此种加工方式应用到高温合金GH4169深孔加工中,为该类材料的深孔加工提
学位
Al-Si铸造合金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被广泛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工业。在合金中添加晶粒细化剂可显著细化其显微组织,提高合金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目前使用的商用Al-5Ti-B晶粒细化剂对Si含量较高的Al-Si系合金进行晶粒细化时,会出现“Si中毒现象”而降低其细化效能。使用Nb元素代替Ti元素,制备的Al-Nb-B对合金也有显著细化效果。本实验结合目前对Al-Nb-B晶粒细化剂的研究,制备了Al-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