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MGB1对结肠癌组织淋巴管生成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来源 :第三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de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侵袭转移是恶性肿瘤的基本特征,也是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淋巴道是大部分肿瘤最常见的转移途径,有无淋巴结转移也是判断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近年来随着淋巴管标记物以及淋巴管生成因子的发现,文章报道肿瘤细胞可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D(VEGF-C/D),诱导肿瘤淋巴管生成,增加肿瘤淋巴道转移的几率。结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淋巴道转移是其最常见的转移方式。因此了解结肠癌淋巴管生成情况及其影响干预因素,对加深其淋巴道转移机制的理解和今后的治疗都有相当重要的意义。高迁移率蛋白B1(HMGB1)最早发现可作为一种小分子量DNA结合蛋白在转录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发现它不仅可作为转录调节因子,还可以在细胞外发挥作用。通过与其受体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结合,在炎症,细胞迁移、分化,肿瘤发生、发展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体内,HMGB1主要来自损伤或坏死细胞,或被缺氧、内毒素、TNF-α、IL-1β等因素活化的巨噬细胞。通过活化的巨噬细胞分泌的HMGB1可再度激活巨噬细胞,使其分泌VEGF、TNF-α、IL-8等多种细胞因子。而据报道VEGF-C/D的表达与多种炎症因子有关。已有研究报道HMGB1在肿瘤血管生成方面有一定的影响,而在淋巴管生成方面则未见相关研究。因此,我们拟通过检测HMGB1对结肠癌组织淋巴管生成因子VEGF-C/D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了解其是否对结肠癌的淋巴管生成,淋巴结转移产生影响,从而对结肠癌发生淋巴道转移的机制进行初步探讨。研究方法首先,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结肠癌组织中HMGB1、VEGF-C/D的表达情况,同时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HMGB1表达同VEGF-C/D表达、淋巴管计数、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其他一些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其次,体外培养结肠癌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并以HMGB1作为刺激因子,通过RT-PCR、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其对两种细胞VEGF-C/D表达的影响。并针对在胞外,HMGB1主要通过其受体RAGE来激活多种细胞通路的情况,构建NF-κB干扰载体,通过比较HMGB1对干扰组细胞和对照组细胞的VEGF-C/D表达的影响,分析判断HMGB1对VEGF-C/D表达影响的通路。最后,构建HMGB1表达载体,并转染结肠癌细胞HCT116,筛选HMGB1高表达细胞。采用背部皮下种植的的方法造成裸鼠荷瘤模型。比较转染组与对照组种植瘤在淋巴管生成、淋巴结转移方面的差异。结果在结肠癌组织切片免疫组化检测中,可观察到HMGB1表达于癌细胞和巨噬细胞。在70例标本中,阳性率72.9%;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与无转移的患者之间,HMGB1的阳性率差异显著(P<0.05)。VEGF-C/D也表达于癌细胞及巨噬细胞的细胞质。在肿瘤周围正常组织中则基本没有表达。二者中以VEGF-C表达多见。淋巴结转移患者的VEGF-C阳性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肠癌组织中HMGB1和VEGF-C/D的表达在病人的年龄、性别、分化程度等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通过免疫组化双染观察到结肠癌相关巨噬细胞可同时表达HMGB1、VEGF-C/D,而且经统计分析,发现HMGB1、VEGF-C/D的表达及巨噬细胞计数三者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结肠癌组织中淋巴管计数也与HMGB1、VEGF-C有关。在体外实验中,通过不同浓度与时间的HMGB1刺激,经检测mRNA与蛋白表达的改变。发现VEGF-C的表达与HMGB1呈量效关系。在作用时间上,VEGF-C表达增强在HMGB1刺激后12小时达高峰,而VEGF-D则在4小时就达峰值。在转染NF-κB干扰载体后,发现可抑制HMGB1对VEGF-C/D的诱导作用。由此可推测HMGB1与受体结合后可通过活化NF-κB途径来诱导VEGF-C/D的表达。在动物体内实验中,成功构建了HMGB1表达载体并顺利转染HCT116细胞。转染HMGB1的HCT116细胞裸鼠移植瘤与对照组移植瘤相比较,生长相同天数后,转染组淋巴管计数多于未转染组,并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文通过研究结肠癌组织中HMGB1对VEGF-C/D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认为(1)结肠癌组织中HMGB1及VEGF-C/D表达于多种细胞(结肠癌细胞、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并且和肿瘤淋巴管生成、淋巴结转移存在相关性。(2)HMGB1可诱导VEGF-C/D在结肠癌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中的表达。(3)HMGB1在与受体结合后可通过NF-κB影响到VEGF-C/D的表达。(4)HMGB1可通过影响肿瘤局部微环境中VEGF-C/D的表达,进而影响到肿瘤淋巴管的生成,对肿瘤的淋巴道转移具有一定作用。
其他文献
根据单井相分析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先比的沉积相模糊模式识别方法,通过对相标志进行预处理选择了一系列用于相识别的数字特征,建立了湖泊三角洲不同微相单元的数值模式,并进
<正> 国民经济对很多种矿物原料的需求量很大且不断增长,要求经常扩大矿山工业的原料基地,低入巨大的资金用于找矿勘探和使新矿床投产,同时要求提高有用矿物储量的回收程度。
气候变化对渔业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对1995—2016年间Web of Science核心库数据库收录的气候变化对渔业影响研究相关文献进行了文献计量分析。结果显示:2007年
大学拥有了雄厚的财力资源,就有了更大的实力聘请高水平的教授,进而通过学术成就、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提升大学声望。通过对斯坦福大学募捐战略的研究发现:募捐运动可以为大
新时代党的建设面临着一些新的考验和新的风险,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问题导向,以依规治党为抓手,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本文从理论层面、历史层面、实践层
通过研究德兴铜矿不同品位铜精矿中,铜与伴生的金,银等元素的相关性,求出铜品位与伴生金,银等元素回收率的相关关系和回归方程,经技术经济分析后提出,如果排除冶炼因素,仅从矿山角度
目的研究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口腔颌面部创伤患者的急救中所具有的护理效果。方法纳入本院2016年12月~2018年5月期间接诊的口腔颌面部创伤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23例。
本文提出的四级油藏地质模型是对油藏类型、储集体几何形态、储层参数、流体性质、孔隙结构等宏观微观性质的定量概括,它能反映油藏形成条件和油气富集规律,对于油气开发起指导
匈牙利赖奇克铜硫矿石弱碱性部分优先浮选研究北京科技大学伏雪峰北京有色冶金设计研究总院罗淑华,黄天贵,陈登文,矫春生1前言早在1978年,塞尔特拉斯特(Seltrust)就对赖奇克(Recsk)铜硫矿石进行了可选性
针对热学参数识别效率与精度偏低的问题,提出了将整体模型离散为内部与表面局部模型进行分步识别的方法。首先,通过表面对流影响深度分析,提出局部模型的离散原则。然后,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