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养浩年谱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tao_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云庄老人、齐东野人,山东济南历城人(今属山东省济南市)。生于元世祖至元七年(公元1270年)。少有才学,被荐为东平学正。后为礼部、御史台掾属。后为太子文学、监察御史。历官翰林侍读、右司都事、礼部侍郎、礼部尚书、中书省参知政事。后辞职归隐,朝廷七聘不出。天历二年(1329年),关中大旱,出任陕西行台中丞。是年,积劳成疾,病卒于官任。 张养浩是元代重要的政治人物。他两次上书,影响极大。七聘不出,而为救灾又重出为官。他的《三事忠告》中所反映的政治思想也值得重视。张养浩又是一位文学家。他的散曲风格独特,历来为人称道。诗、文也很有特色,很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他所处的时代又是元代历史上值得研究的重要时期。对张养浩生平事迹的考证研究,有助于对他的文学创作、政治思想、及其相关的历史研究的深入展开。 张养浩卒后,其次子张引曾以其交际之文、行事履历,编为《张文忠公年谱》。危素、许有壬均为其年谱作序(危素《说学斋稿》卷二,许有壬《至正集》卷三十四)。惜其书已佚,今不见存。本稿力求广泛搜集张养浩生平事迹、家庭情况、师友交游、思想变迁以及其它相关史实资料,搜集抉择,考证覆案,做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 一、基本理清了张养浩的生平迹行。对一些史传欠详或历来论述不清的问题作了解释和补正。 二、对谱主生平交游情况作了搜集考证。在此基础上将与谱主有关的师友等人的情况加以明确。 三、对张养浩的诗、文、曲等作品加以考证系年。 四、在以上的考证研究基础上,力图进一步展示和反映谱主生活的时代历史背景。 五、注重对相关资料的搜集罗列,以求对相关问题研究能起到基础性的资料作用。同时,对未定问题存疑待考。 本谱共分以下几个部分: 凡例:以说明年谱编排的体例和原则。 传略:对谱主的生平迹行作一简要介绍,对相关问题分析论述。 年谱:将谱主的生平迹行按年编排,于纲下用目加以详细注解说明,对相关问题作以钩稽考证。 参考文献及附录。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状况,并初步探讨影响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为今后制定相应的康复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简便抽样的方法,选取2010年1~9月在安徽省
<正>电影,是具有独特审美的艺术品,同时也是高标准、高规格技术的工业产品。说起电影工业化,一定是团队合作,其核心是"分工",任何事务都将其项目化、流程化、标准化。团队协
建设项目的投资控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侧重点也各有不同。在项目前期设计及施工阶段等必须统筹兼顾,有所侧重,对项目各方面因素进行总体考虑,从而达到
华为3Com领导对于国际化渠道务实的发展策略,进一步表明华为3Com对巩固扩展海外渠道的信心,以及华为3Com寄希望能通过与国际合作伙伴更为深入地沟通与了解,为华为3Com国际化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农村存在着两种积极性,一种是互助合作的积极性,一种是个体经营的积极性。1953年,在国际国内形势转好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为早日步入社会主义,领导全国农
土地问题是城镇化进程中不可回避、不可忽视的问题。由于我国农村的土地制度对土地自由流转形成制度性约束,近年来,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又对土地资源形成较大的刚性需求,不仅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无形方式世代流传于人类社会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它同物质文化遗产一样,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正确处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保证两
近年来,我国对流通领域的建设在不断加强,但是建设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比如农产品价格飞涨,农业生产者却并没有因此明显受益,中间商倒是赚取了大的利益,出现了被称
农地是农民的重要财富,农地流转有利于提高农地利用率,挖掘农地的经济价值,增加农民的收入。随着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政策的改变,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得到更好的发展。虽然
赵树理是中国文学史上极具影响力的一位文学家,他的代表作《小二黑结婚》最为大家熟知。这位公认的现代小说的"铁笔""圣手"在这部作品中集中展现了他的创作才能,无论是从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