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出问题能力”是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之一的科学探究的重要内容,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了解现阶段高中生提出物理问题能力的现状,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为提高全体学生的核心素养提供必要的参考。但是,目前有关学生提出物理问题能力定量评价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形成一个公认的、具体可行的评价标准。为了使物理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提出问题能力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方面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本文拟对高中生提出物理问题能力的定量评价进行初步研究。本研究从提出问题的过程的角度,解构提出物理问题能力。确定提出物理问题能力的3个构成要素:发现问题的能力、生成一般性问题的能力、形成可探究的物理问题的能力,并以此作为《高中生提出物理问题能力评价标准》的3个一级指标。然后结合提出问题能力的含义和解构,进一步确定3个一级指标的9个二级指标:关注性、不理解性、困难性、可解性、可转化性、相关性、明确性、可探究性、简洁性。完成对每个指标评价标准的编制之后,本文采用德尔菲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本文结合初、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参考相关教科书以及其它测试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测试卷,编制出《高中生提出物理问题能力测试卷》,并对测试题的信度和效度进行分析。最后完成《高中生提出物理问题能力PTA评价量表》的编制。应用量表,以山东省曲阜市两所高级中学X校和Y校的高一共3个班级的学生作为对象,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根据提出物理问题能力的等级划分,曲阜市高一学生提出问物理题能力处于一般及以下水平。从一级指标来看,主要是“生成一般性问题的能力”和“形成可探究物理问题的能力”这两个指标导致学生提出问题的整体能力差。从二级指标来看,学生在关注性、不理解性以及相关性这几个指标上的表现是不错的,在困难性、可解性以及可探究性这几个指标上能力比较差,在可转化性、明确性和简洁性上能力差。(2)曲阜市高一不同性别的学生,他们提出物理问题能力发展水平不存在显著性差异。(3)曲阜市不同层次学校高一学生的提出物理问题能力不存在显著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