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吸烟对氨氯地平的降压疗效、相关炎性因子MCP-1、 Hs-CRP、ADP及BaPWV和ABI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轻中度男性高血压患者,分为吸烟组和不吸烟组,每组各60例,观察两组患者服用氨氯地平12周(5mg, Qd)后的降压疗效以及治疗前后MCP-1、Hs-CRP、ADP、BaPWV和ABI的变化。并选择60名体检正常的男性不吸烟者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MCP-1、Hs-CRP、ADP的含量,动脉硬化检测仪测定研究者双侧BaPWV及ABI。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高血压不吸烟组MCP-1、ADP、Hs-CRP、 BaPWV均有显著升高,但ABI尚未达到统计学差异,而吸烟组上述各指标均达到统计学差异(P<0.01)。高血压吸烟组MCP-1、BaPWV均高于不吸烟组,ADP、ABI均低于不吸烟组,上述指标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但两组之间Hs-CRP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经氨氯地平治疗后吸烟组与不吸烟组降压总有效率分别为53.3%、60%,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与治疗前比较,经氨氯地平治疗后吸烟组只有Hs-CRP达到了统计学差异,而不吸烟组MCP-1、Hs-CRP、ADP的改变均有统计学差异。4.经氨氯地平治疗后不吸烟组BaPWV、ABI较治疗前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吸烟组无明显改变。结论:1.男性高血压病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和动脉硬化程度明显升高,吸烟可进一步加重这种改变;2.吸烟对服用氨氯地平的轻中度男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无明显影响;3.氨氯地平在降压的同时,还对男性高血压患者的炎症状态及动脉硬度有改善作用,但吸烟可降低这种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