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IMA预测模型的Ad Hoc网络分簇算法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meixueer29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d Hoc网络是由一组带有无线收发装置的移动终端组成的一个多跳的临时性自治系统。它具有无中心、自组织、拓扑结构动态变化和移动终端资源有限等特点。Ad Hoc网络的体系结构可以是平面式,也可以是分级式。在平面式结构中,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和节点移动性的增强,维护路由的信息交换也越来越频繁,导致网络延时增大和网络拥塞。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主要方法就是采用分级结构,而分级结构的形成和维护依赖于某种分簇算法,因此,分簇算法就成为Ad Hoc网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本文分析比较了几种典型的分簇算法,并重点分析了按需加权分簇算法(WCA),在WCA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ARIMA模型预测地理位置的加权分簇算法(ARP-LWCA)。在该算法中,采用节点的累计保持时间、节点度与理想节点度的偏差和节点的剩余能量等重要因素来选择簇头,并以节点的累计保持时间作为主要指标衡量簇头的稳定性。结合GPS系统提供的节点地理位置信息,利用建立的ARIMA模型实时预测出节点下一时刻(未来时刻)的地理位置,并以此计算出节点的累计保持时间预测值。结合经典路由协议CBRP,在路由维护阶段利用ARIMA模型对簇头的累计保持时间进行预测,将预测的下一时刻的节点累计保持时间值与时间预警阈值进行比较,如果预测出簇结构即将不稳定时,则在链路断开之前,提前启动预修复过程,寻找合适的路由,以避免网络中链路的频繁断裂,降低网络拓扑动态变化对路由协议的影响,维护簇结构的稳定,从而大幅提高网络的整体性能。在NS2仿真平台上,分别以改变节点最大移动速度、节点停留时间和节点密度三种不同的场景对ARP-LWCA、RLWCA(基于地理位置的加权分簇算法)和LOWID (最小ID算法)三种分簇算法进行仿真比较。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LOWID以及没有加入预测机制的RLWCA, ARP-LWCA算法大幅度提高了网络的分组投递率,降低了网络的归一化开销,并且使得路由中断次数有了明显减少,改善了网络的整体性能。
其他文献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何使没有任何网络信号的农村用户享受到信息化社会所带来的好处已经成为全面建设新农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在农村信
运动目标的检测和跟踪技术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广泛应用于智能安全监控、军事控制、医疗诊断、多媒体检索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针对检测
从20世纪末开始,互联网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了网络时代。人类社会的日益网络化需要对其网络结构,各个网络之间的共性,自相似性的认识和处理他们的普适
容迟/容断网络(Delay/Disruption Tolerant Networking,DTN)作为一种端对端网络结构模型不仅可以实现异构网络的兼容性,还可保证极端通信环境中信息的可靠传输,所以被认为是
研究了等温淬火温度对不含钼的镍铜合金化奥贝球墨铸铁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的影响.采用Hartley试验方案,定量分析了镍铜奥贝球墨铸铁的冲击韧度、硬度与奥氏体化温度、保温时
医学图像配准是对一幅医学图像寻求一种或一系列空间变换,使它与另一幅医学图像上的对应点达到空间一致,或最为相似。论文首先介绍了医学图像配准技术的发展和现状,分析了医
智能视频监控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个新兴的应用方向和备受关注的前沿课题,相对于传统的视频监控系统,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具有监控能力强、安全隐患少,节省人力物力资源的优点
学位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 WSN)是计算机和通信领域发展的方向,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在军事和国民生活领域都得到广泛应用。节点能量有限且不便进行能源补给是
传感器技术、微机电系统、现代网络和无线通信等技术的进步,推动了无线传感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的产生和发展。无线传感网络是集信息采集、信息传输、信息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