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客运网络能力适应性分析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m81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幅员辽阔,有较大的地理、文化、经济的跨度。运输系统是引导和促进经济发展、文化交流、信息畅通的重要纽带。在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中,铁路客运在满足旅客出行需求、节约能源、环境保护、安全运输等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尤其在为旅客提供便捷、快速、安全、舒适的中长途运输方面有着极大的优势。随着我国铁路运输的发展,铁路客运在城际铁路运输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旅客对铁路运输的需求标准也随之提高。所以,研究铁路客运网络所提供的输送能力和服务能力是否能够满足旅客出行日益增高的需求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对铁路客运网络提供的运能、服务水平与旅客需求之间的适应程度进行研究,将会对整个铁路客运网络系统的协调发展、运输组织改进、新增线路等方面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本文在传统铁路运输能力基本概念和已有文献对网络能力适应性研究的基础之上,分析铁路旅客运输网络能力及其适应性已有概念体系中的不足,综合考虑铁路运输系统运作机理、旅客出行需求、运输组织水平等因素,提出了铁路客运网络能力及其适应性的定义。本文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将铁路客运网络能力适应性分为输送能力适应性和服务能力适应性两个方面,提出铁路客运网络能力适应性的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从路网输送总能力和旅客总需求之间的适应、铁路客运网络自身的适应、路网布局空间的适应以及服务能力的适应四个方面出发,包含旅客运输需求总体满足率、路网中各路段能力利用率、路网平均能力利用率、高利用率路段占比、旅客出行抑制率、旅客出行效率等六个评价指标。为计算在最优配流情况下铁路客运网络能力适应性,本文建立了基于多商品流的客流分配模型,求解在一定旅客出行需求和路网结构条件下的旅客最佳出行方案,并根据最佳出行方案来求解评价系统中的各项指标。以珠三角城际铁路客运网络为背景,运用本文提出的方法进行算例分析,一方面对该地区铁路客运网络能力的适应性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另一方面可根据评价结果为该地区铁路客运网络更好地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其他文献
在研制输出功率2000W以上,光束参数积小于30 mmmrad的Nd:YAG激光器的大课题背景下,对连续大功率固体激光器包括输出功率稳定性、模式稳定性、工作区域稳定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分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直接推动了光纤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利用光纤传输信号,特别是微波RF信号的研究在国际上越来越趋于活跃。光纤有一个很重要的应用即能进
光纤Bragg光栅传感器是利用Bragg波长对温度、应力的敏感特性而制成的一种新型的光纤传感器,除具有传统电类传感器的功能外,它还具有分布传感、抗电磁干扰、精度高、长期稳定
摘要: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趋势的增强,保障城市轨道列车安全可靠的运营是交通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将城市轨道列车海量的监控数据进行处理是解决轨道列车监控问题的
低氧区(oxygen minimum zones,OMZs)是海洋中的溶解氧含量极低的一种特殊生境,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远洋或近海,低氧会对其生态系统功能以及沿岸的经济发展产生影响,严重时会
紫外激光精密切割技术已经在微电子、激光加工、精密材料加工等领域取得了广泛的应用。水辅助紫外激光精密切割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复合加工技术。通过将水参与到紫外激光的精密
光辐射计量是光学计量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其核心是对辐射源辐射特性和辐射探测器的探测特性进行计量测试。因此作为光辐射的基准,一是标准辐射源,二是标准探测器。由于低温辐射
自聚焦,特别是小尺度自聚焦,一直是制约高功率激光系统安全运行和提高输出功率的瓶颈因素之一。作为一种特殊的小尺度自聚焦效应,“热像"现象产生阈值低,且不易追迹,往往在人们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