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杰罗姆·大卫·塞林格(1919-2010)在1951年出版了《麦田里的守望者》给五十年代的美国人指出了一条精神救赎的道路,创造了“塞林格时代”。 二战后的美国社会矛盾激化,各种运动风起云涌,物质主义盛行,精神世界崩溃,西方传统的二元思想无法再继续调和矛盾,这个时期的青年人常常感到无助和迷茫。在《麦田里的守望者》中,主人公霍尔顿是一个玩世不恭的青少年,处于成长过渡期的他,向往孩童的世界,鄙夷成人的世界。他竭尽全力去当一名“麦田里的守望者”,阻止孩子们掉入成人世界,但还是陷入彻底的迷茫。从19世纪末佛教开始传播,战后交流更深入和频繁,禅佛教一度成为精神救赎的手段之一。在当时的文学界,以塞林格为代表的许多作家都将禅佛教视为救赎陷入精神崩溃的青年人的灵丹妙药。在《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禅佛教的一元论和顿悟思想深刻地影响了塞林格的文学创作思路,本文主要通过对《麦田里的守望者》中佛教禅宗思想的研究,详细分析并阐述了在这部小说中,作者如何借用东方禅佛教思想为陷入精神危机的主人公霍尔顿指出了一条精神解脱之路。本研究认为20世纪东西方思想的交往,不仅为塞林格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也为战后的美国文学史注入了新鲜的文化血液,丰富了美国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