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地基极限承载力分析

来源 :内蒙古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hs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是天然地基还是人工地基通常都不是由单一的土层构成的,大部分是由两层或多层土构成的,这类非均质介质地基的极限承载力计算,目前常用的是汉森加权平均法和迈耶霍夫的双层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这两种方法计算结果往往和实际值有很大的误差,因此对于非均质介质基础的破坏模式及极限承载力的计算需要更深入的研究。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根据有限元滑移线理论推导了双层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并且通过现场原位试验和ANSYS弹塑性有限元分析,从多个方面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具体工作内容和成果如下; 1)对国内外有关非均质介质地基承载力研究的水平和现状进行了综合评述,并且对岩土类材料的本构关系特性做了全面论述; 2)鉴于国内外在双层地基承载力问题这个方面缺乏系统而完整的计算公式,本文根据有限元滑移线理论推导了双层地基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并且编制了BASIC程序,通过大量的算例,验证了本文推导的公式的正确性。 3)为了更好的研究双层地基的承载能力,在理论研究的的基础上又进行了现场的剪切试验和室内试验,总结了现场剪切试验与室内剪切试验的优缺点,并且把现场剪切试验、室内试验与理论研究的结果进行对比,使研究更加深入; 4)结合现有的理论,运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程序中的Plane42模块,选用适合岩土类颗粒性材料本构关系特性的Drucker-Prager弹塑性本构关系模型,对单层地基进行应力-应变、附加应力、承载能力的分析,得出了基础宽度、基础的埋深、土的粘聚力和内摩擦角对地基的极限承载力的影响结果; 5)运用ANSYS对单层土的分析结果,确定出了符合双层地基规律的弹塑性本构关系模型参数。在此基础上模拟出了外荷载作用过程中双层地基内部应力、变形以及破坏面的发展过程,分析得出了双层地基的破坏机理。通过大量的ANSYS算例得出了基础宽度、基础的埋深、基础下上层土厚度、上层土的粘聚力和内摩擦角、下层土的内摩擦角对双层地基的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其他文献
抗生素在水环境中的普遍存在,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潜在威胁,这使得水体中微量抗生素的去除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可见光催化技术由于具有绿色、反应条件温和、能耗少等优点,在降解水中抗生素的应用中引起了广泛关注。目前常用的光催化剂大多是纳米材料(Zn O、Ti O2等),且采用的光源为紫外光,这给光催化技术的实际应用带来了很大挑战。在这种情势下,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在非纳米级就具有可见光
高耸结构是一种特殊的结构形式,具有高度高、重量轻、刚度小、外形细长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电力、通讯、广播电视等领域。高耸结构的外形特征决定了风荷载是其控制荷载,随着需求的
巨型框架结构是一种新型的结构形式,与其它结构体系相比,具有许多显著的特点和优点。考虑到高层钢结构的优点,本文主要分析巨型钢框架结构。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巨型钢框架结
随着城市内汽车数量的急剧增加,停车问题已成为一个现代化城市所必须解决的课题。板柱结构可以有效降低层高和增大使用空间,将其应用于停车库这一类活荷载较大并且需要大面积
随着预应力技术在大跨度结构和高层建筑结构中的广泛应用,预应力的有效建立和建立预应力过程中产生的附加内力问题有待深入研究。当前关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内力计算方法是
挤扩支盘混凝土灌注桩是近年来工程界有较强生命力的新桩型,该桩型是采用仿生学的方法在原有等截面混凝土灌注桩的基础上研发成功的,其显著的特点就是具有较高的单方混凝土承
刚性桩复合地基理论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桩土共同作用下的荷载传递规律,二.下卧层的应力及变形特性。本文从刚性桩在饱和软粘土体中的贯入问题入手,对刚性桩复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地的超高层结构、高耸建筑、大型储液罐、大跨度桥梁等长周期建筑开始大量建造,这些长周期建筑容易与长周期地震动的低频部分产生类共振效应,造
预应力管桩是预制混凝土桩体和岩土体共同作用的系统,影响其工作性能的因素很多,破坏模式复杂,进行桩基概率极限状态设计与模糊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的研究是一项具有重要意
多节旋挖挤扩灌注桩是一种新的非等截面桩基础。它是在传统钻孔灌注桩的基础上,使用专用的旋挖挤扩设备在桩底和桩身挤扩成盘状,然后浇灌混凝土后形成的由多个承力盘、桩身和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