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肉搜索”传播现象研究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etc2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8年之后,中国社会转型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在新旧思想及体制等的剧烈摩擦撞击下,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相脱节,社会上出现了道德价值取向的错位与混乱,一些传统的伦理道德被弃之不顾,贪污腐败现象也随之而来。由于中国特殊的媒体性质,普通公民难以有意见表达的渠道,在网络大肆发展的背景下,“人肉搜索”成为了中国一种很独特的意见表达方式。  “人肉搜索”初期呈现出“娱乐化”倾向,从2005年的“陈易卖身救母”事件开始,“人肉搜索”逐渐开始关注道德层面的内容。网友们不仅对于那些违背传统伦理道德,挑战人们的道德底线而又游离于法律之外的行为进行网络舆论谴责,甚至开始利用网络搜索工具对当事人进行搜索,将网络行为延伸至现实社会,并进一步的公开被搜索人的姓名、单位、住址、联系方式等,在现实社会中进行追击,影响巨大。“在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的历史已经不复存在。有人笑言:“在网络中,人们不仅知道你是条狗,还知道你是什么品种”。“人肉搜索”在维护传统伦理道德的基础上既满足了人们除恶扬善的愿望,但同时自身又是一朵恶之花,它侵犯了个人的隐私权与名誉权。  2007年12月份发生的“华南虎”事件,是“人肉搜索”社会功能的一次重大转型,在该事件中,“人肉搜索”弥补了传统媒体功能上的不足,成为了公权力监督的最有效的工具,针对虚假新闻及公权力的不作为,网民在网络舆论领袖的带领下,本着科学研究的精神,查找事实的真相,督促公权力机构反省自身,解决问题。“华南虎”事件是网络舆论的一大胜利,也是“人肉搜索”的一大胜利。如今,我国政府机构及国家领导人对网络舆论愈发重视,“人肉搜索”也充分的发掘自身的能量,积极的对公权力进行监督,不仅使得“天价烟”中的房产局长受到应有处分,也使“林嘉祥”案得到了尽快的侦破,在现实中缺乏话语权的民众在网络世界中利用“人肉搜索”工具,积极的参与现实社会的发展,“人肉搜索”成为了现实社会的重要的“舆论工具”之一。  2008年5月,在震惊中外的汶川地震灾难中,“人肉搜索”利用智能化的搜索功能,及时提供灾区信息,为灾区民众寻找亲属,找出伤害灾区民众感情的“辽宁女”,公布利用地震来骗取财物的骗子名单,监督社会各界的捐款物资以及公务人员的行为,将殴打志愿者的官员绳之以法。“人肉搜索”这种维护公共利益的行为还进一步扩展到帮助警察追击犯人等。“人肉搜索”巨大的社会效应逐渐的被网络营销所利用,网络推手利用“人肉搜索”的巨大爆破力,推动“人肉搜索”事件的发生,从而获得经济效益,“人肉搜索”开始成为商业利益的工具。  “人肉搜索”在成长的八年岁月里,自身的功能也在不断的完善与进步,虽然目前仍存在一定的网络暴力倾向,但总体朝向良好的方面发展。综合分析“人肉搜索”发展的几个阶段,“人肉搜索”要充分的发挥自身的社会正功能,首先要培养年轻网民的道德素质,对情感类非理性热点事件进行严格的网络把关;第二,要积极的发挥网络舆论领袖的引导作用,培养理性的舆论领袖;第三,网络暴力产生的一个重要基础是舆论一边倒现象,因此要注重网络舆论的多元氛围;第四,要及时的发挥传统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  每一种技术或是现象的出现,其本身并无善恶,好坏之分。关键取决于使用的人以及如何使用他,“人肉搜索”也是如此。社会在不断的进步,“人肉搜索”也会不断的完善,“人肉搜索”在未来将会改变中国社会的管理模式,使中国社会变得更加的民主和透明,信息更加的公开,也会促进全社会公民意识的形成。除此以外,“人肉搜索”的商业模式也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其他文献
我国新闻时评出现于20世纪初,到20世纪90年代逐渐繁荣起来。国内报纸纷纷设立新闻时评栏目或专版,形成了一股新闻时评热潮。伴随着这股热潮,《河南商报》新闻时评版应运而生
新闻评论在新闻传媒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许多人把它比喻为新闻传媒的旗帜和灵魂,人们经常把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办得好坏与否作为衡量一家电视台实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志。早
通过梳理TVB电视剧的制播史,我们发现从最早传入内地的《霍元甲》、《上海滩》、《义不容情》、《大时代》,到90年代“天地三部曲”《天地男儿》、《天地豪情》、《创世纪》,
期刊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媒体竞争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以前一家独大发展到现在的充分竞争,媒介也得到充分发展。媒体与广告主的合作更加紧密,媒体与广告主的合作关系一旦
当今,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媒体尤其是大众传播媒体当之无愧地成为了广大群众获取相关信息的第一选择。媒体同时负载着“社会的守望者”和“文化的传播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