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PDCA管理模式在急诊分诊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包括对护士分诊能力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由某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的12名主管护师组成PDCA管理小组,并对小组成员进行PDCA管理模式理论知识的培训学习,理解实施PDCA管理的意义,熟练掌握其使用方法。由PDCA管理小组对分诊人员进行集中培训,规范所有护理表格的书写,以保证后期数据的准确性。以2014年7月至2014年12月急诊接诊患者的护理程序为调查对象,此时间段内的患者按照常规的就诊流程就诊,即由分诊护士分诊评估后挂号至相应科室,医生诊治病人后由抢救护士进行相应处置。PDCA管理小组成员对此时间段内相关的急诊急救护理质量进行现状调查,找出目前急诊科存在的护理质量问题,包括分诊准确率偏低,患者满意度偏低和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时间偏长。针对这些问题进一步分析原因、制定计划改进措施,实施方案、定时监控检查,持续质量改进。对经PDCA管理之后的2015年4月至2015年9月急诊接诊患者的护理程序再次进行统计调查,比较改善前和改善后对应的指标,包括急诊分诊准确率,急危重症患者的就诊时间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将改善前和改善后的急诊分诊准确率进行比较分析,改善前和改善后分别为89.1%和95.3%,采用卡方检验,结果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PDCA管理模式应用于急诊分诊准确率中,可以显著提高分诊准确率,提高急诊分诊管理质量。对急危重症患者就诊时间进行PDCA管理,同时将急危重症患者分为脑出血、心肌梗死、呼吸衰竭和严重创伤4组,对各组的抢救时间(x±s)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计算出t值分别为8.114、6.189、4.328和3.637,所有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PDCA管理后,急危重症患者的就诊时间明显缩短,为患者的进一步救治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将改善前和改善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别为84.4%和93.4%,两组进行卡方检验,计算χ~2值为651.72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DCA管理模式应用于急诊分诊质量管理,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PDCA管理小组对2015年10月至12月的急诊分诊质量进行调查分析,统计出10月至12月的分诊准确率、急危重症患者就诊时间及患者满意度与改善后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巩固调查阶段的急诊分诊质量优于改善后的急诊分诊质量,并且在持续的质量改进。结论:PDCA管理模式的实施,可显著提高护士的分诊能力,提高急诊分诊准确率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缩短急危重症患者的就诊时间,提高急诊分诊的管理质量。PDCA管理模式可被用作护理管理层简单可靠的质控管理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