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需求分析的大学英语后续课程设置研究——以西安外国语大学国际贸易专业为例

来源 :西安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网络化和数字化对大学英语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2007年,国家教育部教育司发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一再强调英语课程不仅体现在基础阶段,更应该体现在高年级阶段,以保证大学英语四年不断线。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大学基础阶段课程的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也为大学英语后续阶段课程的发展指明了道路。  本研究基于学生需求分析,研究西安外国语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大学英语后续课程设置。通过对该专业在校生、毕业生和大学英语教师共245人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当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调查大学生对后续英语课程开设的态度和目的,探究后续课程内容和形式,旨在改善当前大学英语课程现状,满足学生对英语课程的需求。本研究采用的问卷是温州大学陈冰冰教授在2010年建构的学生个人需求分析模型,并借鉴了刘丽、刘梅华、薛艳、马武林和郑曼怀等学者的问卷设计而成,通过 SPSS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通过对5名在校生、3名毕业生和3名大学英语教师进行访谈,更深入的了解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和对大学英语课程和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的看法。  研究表明:第一,当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状况一般,对大学英语教学现状的意见较大。第二,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认为在高年级开设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很重要也很必要。第三,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对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的期望值很高,涉及课程设置的方方面面;找工作成为修读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的最主要原因。
其他文献
学位
数学教科书作为数学课程理念的基本物化形式和数学课程内容最重要的载体,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发挥着其他数学教学资源无法替代的作用。近年来,数学教育的国际比较研究很大程度上
面孔识别内群体偏向是一种已得到普遍证实的现象,表现为个体对于内群体成员面孔的识别与再认成绩显著强于外群体成员面孔。考察内群体与外群体面孔识别的差异除对于面孔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