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图像融合的目标识别与应用研究

来源 :武汉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bin1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对于图像识别技术的研究始于上世纪的六十年代,它的含义是利用计算机对图像进行处理,从中提取所需的信息,以利于人们对事物进行识别与描述,这一概念属于模式识别的范畴。传统的目标识别是基于单传感器图像的,随着多传感器图像融合技术的深入发展,其在目标识别、跟踪等方面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而通过融合来自多个传感器的遥感图像,能把各个传感器的优点结合,尽可能多的利用它们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冗余和互补,提高对图像信息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提取的能力。在对遥感图像的理解中,图像的目标检测是图像识别与分析的基础及条件,它在地球遥感图像分析、军事目标识别、军事侦察等多个领域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例如,在军事侦察中,对雷达图像、红外图像以及可见光进行目标检测,并从中获取有价值的图像信息。但是在遥感成像的系统中,受到信噪比、成像系统的传递函数和分辨极限等多个方面的限制,致使图像不够清楚;此外,还有一些遥感图像因为背景复杂,或目标相对较小,使得目的检测变得很困难。因此可以通过将不同的遥感图像进行融合从而得到新的融合图像,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目标检测会得到较好的效果。   本文的主要工作是研究图像融合技术在目标识别与检测中的应用。首先,阐述了目标识别技术的研究意义,目标识别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应用前景,然后,本文简单阐述了图像融合技术的产生、发展的背景、图像融合技术特点和应用方向,引出了为什么要用图像融合技术来进行目标识别。并用实验结果证明了用图像融合的方法进行目标识别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同时,探讨了多源图像融合效果的评价方法,对评价方法进行了整理和分类。本文对像素级融合方法和特征级融合方法分别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对像素级的常用方法,例如基于非多尺度变换的融合方法,基于多尺度变换的融合方法,并对几种融合方法进行了比较,另外,   对于改进的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算法进行了说明,并做了一系列实验以说明各种融合方法的比较与效果。对于特征级图像融合方法中基于IHS变换以及基于改进的HIS变换的图像融合处理进行了详细说明并做了相关实验。第五章详细说明了用数学形态学的方法进行图像检测,并用大量实验来证明这一办法是有效可行的。本文的最后一章对全文做了一个总结,并对此类研究今后的发展做出展望。
其他文献
随着影视、游戏和虚拟现实行业的迅速发展,这些行业对新技术、新效果有了更多的追求,好的效果能带给人们更多的身临其境的感受。在影视、游戏和虚拟现实领域,基于物理的模拟
随着Internet应用日益广泛,软件系统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如何使软件系统在动态、异构的网络环境下具有自适应性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Agent作为当前研究热点,其自治性
近几年来,弹塑体形变模拟被大量应用于电影特效、游戏的变形场景、医学培训系统,仿生物学的研究及一些三维环境的展示等方面。弹塑体形变模拟目前已成为计算机图形学中比较热
随着我国能源结构的不断调整和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类清洁能源在电网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电力负载也呈现动态特性。为了在动态负荷工况下的计量更加准确,动态负荷激励信号的发生技术及电能表动态负荷工况下的误差计量技术已经引起了该领域相关研究人员和学者的极大关注。本文首先介绍了多种激励信号以及智能电能表动态特性测试、电力源种类、国内相关标准的历史及发展状况,阐述了建立动态误差测试信号模型的重要性。其次,深入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络应用的迅速普及,网络已经深入社会各个领域,网络与信息安全问题正面临着极大的威胁和挑战。评估信息系统的安全,确保其以一定的健壮性抵御面临
群体动画在计算机游戏、影视动漫、城市建筑规划等很多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然而,对大规模群体行为进行模拟尤其是实时模拟是一件复杂而艰巨的工作。因为对群体行为的仿真
在软件复用概念和构件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最大限度的软件复用和在实现软件功能的同时关注性能保障成为了业界所关注的两大难题。特别是在医疗,航天等一些对QoS要求比较严苛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一组数量大、成本低的传感器结点以无线通信的方式构成的无线自组织网络。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军事通信、医疗、环境监测、农业等诸多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
资源管理是网格系统的核心内容,它包括资源的组织、定位、发现、调度、分配、确认等活动。网格环境的开放性和规模性,以及网格资源的动态性和异构性,使得系统面对数目众多且
网络表系统即AMR(自动抄表)系统,是将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以及嵌入式技术相结合,实现对流量计量仪(电表、水表、天然气表等)数据的远程抄收和管理的一种新技术。   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