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省级官员特征对该省教育投入影响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9821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离不开国家在经济、政治领域所实施的政策。在经济领域,经过财政体制改革,地方政府逐渐从中央获得了更多的权力,取得支配财政的能力。在政治领域,中央政府掌握地方官员的人事任免权力,政治锦标赛理论认为我国存在一个以经济增长为主要考核内容的官员晋升的机制。这样的体制虽然促使各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但也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地方政府在公共支出中重经济建设,轻公共服务。有学者发现地方官员的个人特征会影响当地各项建设支出,教育投入作为公共支出的一部分,与经济建设同列于地方政府的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俗话说,余毒不除,后患匪浅。就好像治病除疾,一旦留下“病根”,任再怎么“换汤”,总还会出现祸患。  就拿官场“逆淘汰”来说吧。随着反腐力度的不断加大,一批高官因严重违法乱纪而落马,但只随便扒拉几个,十之八九都与买卖“官帽”有关。  有受贿卖官的。例如,赵海燕担任三门峡市市委书记不到一年,调整处级干部近百人。“她贬了许多人的官,空出了一大把位置,把一些有利益关系的人扶了上去,甚至破格重用”。下属李宏
期刊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进入增速换档、结构调整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的“三期叠加”阶段,地方债务问题因其可能引发系统性或区域性金融风险而备受关注。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对上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