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图像内容过滤的肤色检测技术研究

来源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fire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导致了敏感信息的快速传播,特别给青少年造成不利的成长环境。为了抵抗来自网络的危害,人们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对不良信息进行过滤,基于内容的不良图像过滤技术由于其有效的过滤方式而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同时它也是基于内容的网络过滤系统所面临的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其中肤色检测是其关键步骤,提高肤色检测效果对后续的识别过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课题便是在此背景下开展起来的。   目前人们对肤色检测技术已做了较广泛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一个优秀的肤色检测器需考虑颜色空间的选择和建立肤色模型等的问题,并能够适应光照条件变化,成像设备不同以及广泛的肤色样本差异等,本文主要研究静态图像中的肤色检测技术。   论文首先讨论了肤色检测技术中常见的颜色空间以及各种颜色空间的优缺点比较,接着介绍常用的几种肤色模型及各自的特点,着重对基于人脸的肤色检测进行了分析研究,由于不良图像中存在大量的黄色皮肤,我们认为敏感图片中大部分露出人脸,而人脸是人最显著的特征,故本文使用人脸特征提取肤色信息。由于YCgCr颜色空间的肤色像素具有聚类性,提出一种基于YCgCr空间的不良图像肤色检测方法,将含人脸与不含人脸的图像进行不同的处理,对于前者检测图像中可能存在的人脸区域,经过分量直方图阈值分割得到人脸肤色信息,利用人脸肤色信息建立动态肤色模型,对后者使用离线样本学习的方式建立静态肤色模型,检测获得人体肤色,最后通过各自相应的自适应阈值分割进行肤色的提取。对于肤色误检率较高的静态肤色模型,我们使用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纹理特征,把一些颜色近似于人类肤色但纹理特征不同的像素过滤掉,从而进一步优化肤色检测效果。实验证明,在不同光照以及复杂背景下,使用基于人脸的肤色检测算法能够较好地提高不良图像的肤色检测率和背景检测率,有助于肤色的精确定位。
其他文献
不平衡学习问题是机器学习领域的难题之一,其困难主要是由于不平衡数据集本身的特点造成的。比如,某类样本数量严重不足,样本分布不能很好地反映实际分布。而目前现有的学习
移动AdH oc网络是不依赖于任何固定基础设施而通过移动节点间的相互协作来进行网络互联的移动网络。由于没有固定基站,缺乏足够的物理保护、动态的拓扑结构和开放的无线信道、
图像去噪和图像分解是图像处理领域中比较重要的两大课题。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基于偏微分方程的图像处理方法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并取得了迅速的发展。论文主要对基于偏微
手势识别是近些年来比较热门的一项人机交互技术,它属于机器学习范畴。作为一项对用户限制较小的人机交互技术,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们正在进行着将手势识别技术用于各个领域的研
Web2.0技术在过去几年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模式,其中最为显著的改变之一就是购物模式的改变。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以及各种Blog、BBS、虚拟社区等网络媒介的
随着Internet的发展,网络中的安全问题已经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IPv6作为下一代Internet核心协议,逐渐代替IPv4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但是在IPv4向IPv6过渡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
纹理图像分割是图像处理领域里的一项具有挑战性的课题。因为纹理图像的灰度往往具有高震荡性、且图像的纹理很难给出统一的数学定义。为了有效地进行纹理图像分割,本文提出几
通过针织工艺辅助设计系统的编程来实现编织的各种组织和设计各种产品的款式。在花型结构设计时,每一种结构花型的编织的方法都是多样的,设计人员采用了针织工艺模块的设计,减少
无线网状网络也称为无线Mesh网络,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与传统无线网络完全不同的新型网络技术,因其拥有节点自组织、设备自配置、网络自修复、动态网络连接、易部署、基础设施成
本论文属于人工智能范畴。人工智能是20世纪三大科技成就之一,机器博弈是人工智能研究的发源地和原动力。自1956年人工智能创立同年,塞缪尔研制成功了“跳棋机”电脑软件以来,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