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研究12周校园足球课对小学高年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以期为提升小学生体质健康提供一种更佳的干预方式,从而也为校园足球的推广提供一个理论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选取武汉市李桥小学和永安小学五、六年级的8个班级共280名作为调研对象,其中选取4个班共140人为对照组,另4个班140人为实验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周均进行3节体育课,对照组则按照教学大纲正常上课,共进行12周。实验干预前和干预后均进行体质和心理健康的监测。体质监测内容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一致,心理健康的监测是使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HT)。研究结果:(1)身高、体重和BMI变化均不显著(P>0.05);实验组男生肺活量显著增加(P<0.01);实验组和对照组的50m成绩均值均有增加,但只有实验组男生显著增加(P<0.05);实验组50m×8往返跑的成绩显著增加(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仰卧起坐数量均值均有增加,但增加不显著(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坐位体前屈的成绩均有增加,只有实验组女生显著增加(P<0.01);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一分钟跳绳成绩均有增加,实验组显著增加(P<0.01)。(2)12周的校园足球活动干预下,对照组男生的8个维度均值均略有增加,但变化不显著(P>0.05),实验组男生8个维度均值均有降低,其中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冲动倾向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女生中的对人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和恐怖倾向这4个维度均值降低,但变化不显著(P>0.05),实验组女生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恐怖倾向、冲动倾向这7个维度均值均有降低,其中学习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恐怖倾向、冲动倾向显著降低(P<0.05)。结论:(1)12周校园足球课可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的体质水平。(2)12周校园足球课干预可以改善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改善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和冲动倾向等方面,但不同性别的表现略有差异。(3)校园足球课比传统体育课能更有利于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