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废水高效处理与CDM项目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lucky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议定书第十二条阐释的清洁发展机制(CDM)允许工业化国家的政府或者私人经济实体在发展中国家开展温室气体减排项目并据此获得“经核证的减排量”(CERs)。工业化国家可以用所获得的CERs来抵减本国的温室气体减排义务。这不仅仅对环境有重要意义,也给工业化国家带来了商机。中国有巨大的CDM潜力,市场有待开发,目前在有机废水处理领域CDM项目开发正在起步阶段,有必要让更多人了解废水领域CDM项目的潜力和意义。另外,CDM项目的开展前提是技术可行;高效的生物处理技术在项目上的应用效果则是关键。探索一套高效的有机废水处理方法对废水领域CDM项目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通过实验探讨马来西亚棕榈油有机废水的高效处理工艺,证明厌氧EGSB及接触氧化联合工艺的能有效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下篇对棕榈油废水处理CDM项目活动进行设计和描述,通过实例来分析有机废水领域CDM项目的可行性及其潜力。本论文分为6章: 第一章介绍了CDM机制的背景知识,重点介绍了有机废水处理与CDM的关系;介绍了棕榈油废水产生来源及特点,处理现状和方法。 第二章是采用EGSB和接触氧化联合工艺对棕榈油废水处理的实验内容。研究不同的负荷下系统对有机物和悬浮物的去除效果以及系统的抗冲击能力;分析系统对有机物、有机氮、氨氮、悬浮物的去除情况;对影响系统稳定运行的主要因素(COD、SS、含盐量)进行了分析,结论如下: 1)实验研究表明,棕榈油废水采用EGSB+接触氧化工艺处理是可行的。整个系统的COD,SS,有机氮去除率分别是97%、98%、80%以上,达到排放标准; 2)COD负荷的改变对EGSB运行影响不大,但是对悬浮物的冲击比较敏感,建议SS容积负荷以低于5kg-SS/(m3·d)为宜; 3)建议好氧处理HRT多于36个小时保证达标。 4)废水含盐量18g/L,实验证明该含盐量对EGSB的厌氧菌没有产生很大的抑制作用,而好氧系统更容易受到盐量变化的影响。 第三章是以EGSB出水为处理对象,通过对两组平行SBR小模型模拟基质降解动力学实验内容,结论如下: 1)得到厌氧出水SBR法处理的基质降解动力学方程:S=(S0-518)×e-0.00000626Xt+518 认为厌氧出水含有518mg/L难降解基质,基质降解速率很慢。 2)通过对SBR,稳定塘和接触氧化工艺的比较,认为接触氧化较为合适。 第四章对棕榈油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甲烷回收利用CDM项目进行设计和描述。分析了项目具有额外性,给出项目界线,给出三个想象方案,通过对方案减排量的计算比较,选出更有经济效益的方案。 第五章分析了国内外有机废水领域CDM项目状况,及项目开展的意义。 第六章是归纳全文,介绍论文创新点,提出建议。
其他文献
絮凝沉淀法是目前国内外所普遍使用的一种既经济又简便的水处理技术。絮凝剂是该方法的核心和关键部分。絮凝剂的种类繁多,研制开发新型高效的絮凝剂是实现絮凝过程优化的核心
油田进入开发后期,地层出砂严重,直接排放达不到国家标准。油砂属危险固体废物,征缴排污费标准很高,如不妥善处理将给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提出采用固液旋流工艺处理集输泵站含
经济发展带动国内的建筑领域发展,在现代化建筑繁荣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愈发推进,人们的生活环境更加被钢筋水泥包围,与自然的接触机会越来越少,因此对自然环境的
(1)注意附近的敏感对象.如作业区域周边存在蜜蜂、桑树和鱼塘等敏感对象,则有可能因农药影响敏感对象存活,从而发生经济纠纷.这时需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切不可强行作业.rn一是
期刊
城市垃圾渗滤液成分复杂,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的重金属。垃圾渗滤液中的重金属,会对动植物的生存、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等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方法处理渗滤液中的重金属,避免其对动植物的生存、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膨润土具有独特的层状结构,能够吸附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和有机污染物。膨润土经过有机改性后其吸附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的能力都大大增强。本论文制备了质量浓度为3%、5%和7%的十六烷基
文章介绍了物资管理预警过程,对混凝土统筹保障系统进行了分析,为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和工程进度提供有力保障.
(1)各种农业机械都应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使用前的清理.定时进行润滑、调整和紧固等各项工作,以确保机具以良好的技术状态投入作业.rn(2)对动力机械润滑系统的保养,除
期刊
人物档案rn王炳元: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rn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老年消化科主任,中国医师协会脂肪肝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消化分会常委,中国医药
期刊
为了准确评价ONOO-对酪氨酸的损伤和黄酮类化合物的抑制能力,本文采用液相色谱法对检测波长、流动相等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确定了检测酪氨酸及其损伤产物、五种黄酮类化合物(槲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