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盘山单线铁路隧道爆破参数优化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d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钻爆法是我国修建交通隧道时最常用的方法,隧道掘进爆破是钻爆法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然而目前关于岩体在炸药爆炸作用下的破碎过程和效果的研究较少。隧道爆破基本按工程经验和工程类比来进行设计,主观性太强。本文针对隧道爆破工程不同类型的炮孔做了系统性的研究,取得以下成果:(1)在掌握国内外岩石爆破理论和数值模拟软件LS-DYNA计算原理的基础上,选定了岩体破坏准则。以营盘山单线铁路隧道爆破工程为依托工程,通过在软件中定义单元失效准则的方式实现岩体破碎过程的可视化。(2)建立单孔柱状装药爆破数值模型,分析炮孔不同的不耦合系数下岩体的破碎过程和效果。得出岩体的压碎区、裂隙区半径随不耦合系数增大而减小,炸药在不耦合系数为1.5时的利用率最高等结论。(3)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掏槽眼爆破的特点,然后根据依托工程掏槽眼设计参数建立了掏槽眼爆破数值模型,分析不同掏槽眼夹角的爆破效果,计算后发现参数不合理。接着减小了掏槽眼孔底距离,增大了装药系数,重新分析不同掏槽眼夹角的爆破效果。计算结果表明,掏槽眼夹角越大,掏槽区域岩体越破碎。建议掏槽眼夹角设置为55°~65°,装药系数在0.85左右,孔底距离在70cm以内。(4)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辅助眼爆破的特点,然后根据依托工程辅助眼设计参数,建立了辅助眼爆破数值模型,根据炮孔间距和炮孔排距的不同设置了 6个工况。根据各工况岩体的破碎情况,建议辅助眼炮孔间距设置为100cm、排距设置为70cm,内圈眼炮孔间距设置为80cm,炮孔排距设置为60cm~70cm。(5)建立光面爆破数值模型,计算后发现会出现超挖,平均线性超挖大约为22cm。通过调整最小抵抗线(光爆层厚度)和周边眼与轮廓线的距离,重新建立模型进行计算分析。光爆层厚度的增加无法减少超挖,只是会使得光爆层岩体破碎程度迅速下降。增大炮孔到设计开挖轮廓线上的距离可以有效控制超挖。建议依托工程光面爆破的炮孔向设计开挖轮廓线内移动20cm,最小抵抗线改为70cm。
其他文献
通过对某炼厂拟建长链醇类所需羰基合成气规格及总硫含量、杂质要求进行分析,在现有煤制氢装置的基础上新建一个净化系列用于生产羰基合成气。结合醇类合成装置对羰基合成气
新世纪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已有城市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难以适应快速城市化的发展需要。以高铁、城铁等城际快速交通为先导
为了研究孔隙填充型可燃冰沉积物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力学特性,采用三维离散元法对孔隙填充型可燃冰沉积物试样进行在不同平均应力、不同中主应力系数下的真三轴压缩模拟试验,
针对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结合1+X证书制度,探索1+X证书制度下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中高职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确定统一的培养目标,实现课程体系的有效衔接,达成中高职衔接课程的层次区分,从而提升该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