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实验从PD模型大鼠脑病理组织切片、中脑黑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血清白介素-6(IL-6)含量变化等方面,探讨疏筋解毒方干预小胶质细胞介导炎症反应的机制。
方法:选取180只成年SD大鼠,体重220±20g,随机分为四组:假手术组(S)、模型组(M)、左旋多巴组(LD组)、疏筋解毒方组(SJ组)。采用脑立体定位右侧黑质致密部(SNc)和中脑腹侧被盖(VTA)内注射6-OHDA 建立大鼠模型,分别进行大鼠行为学观察;应用HE染色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脑病理组织切片;各组动物均于灌胃后第14天、21天、30天、45天、60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检测大鼠中脑黑质TNF-a的含量及血清中IL-6的含量。
结果:
1.观察各组大鼠中脑黑质神经元的变化。
各组大鼠中脑黑质HE染色切片的比较,假手术组黑质致密部多巴胺神经元细胞数目多,胞浆丰富,排列整齐,无神经元变性及炎症改变;与其它组相比,SJ组大鼠中脑黑质神经细胞较丰富,排列较密集,形态及体积基本接近正常。
2.疏筋解毒方对PD大鼠中脑黑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影响
TNF-α检测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黑质纹状体内TNF-a 含量增高,具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后,中药SJ组、西药LD组与模型组比较,大鼠黑质纹状体内TNF-α含量均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J组大鼠不同时间点黑质纹状体内TNF-a 含量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
3.疏筋解毒方对PD大鼠血清IL-6 水平的影响
IL-6 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大鼠血清IL-6 含量均增高(P<0.01),具有显著差异性;治疗后,各组PD大鼠比较,SJ组、LD组大鼠血清中IL-6的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中药SJ组不同时间点大鼠血清中IL-6 含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疏筋解毒方可以有效地改善PD大鼠黑质组织的形态,对中脑神经元及神经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2.6-OHDA造模后的大鼠较假手术组的TNF-α含量明显增高。疏筋解毒方组的各时间点的TNF-α含量均明显低于PD模型组,说明疏筋解毒方可以阻抑帕金森病大鼠中脑黑质小胶质细胞所介导的炎症反应,可降低其释放的神经毒性因子TNF-α的含量,以干预其对帕金森病神经元的损伤,且存在药物时间效应的关系。
3.PD大鼠较假手术组的血清IL-6含量明显增高。疏筋解毒方组的各时间点的IL-6含量均明显低于PD模型组,说明疏筋解毒方可能阻抑中脑黑质内小胶质细胞所介导的炎症反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释放的细胞因子IL-6的含量,干预其对多巴胺神经元的损害,达到脑保护的作用。且中药在干预炎症反应方面存在药物时间效应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