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酶I、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血脂水平和冠心病的关系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habi_j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冠心病(CAD)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流行病学调查及死因分析结果均显示在今后的20多年中,CAD的发病及死亡在全世界范围内仍呈上升趋势。现阶段,冠心病病因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继续从宏观水平寻找危险因素如环境因素的作用等。二、从分子生物学水平探讨CAD发病的遗传易感机理。随着分子生物学理论及技术的发展,CAD基因机制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CAD是一种复杂的多基因遗传病这一观点也日益为人们所接受。研究表明冠心病相关基因涉及到止血系统(包括凝血、纤凝等)、糖类及脂代谢的调节系统、炎症反应系统、血压调节系统、机体的损失修复系统等。2006年,Kumamoto T首次提出DNA酶I G2317等位基因是日本人心肌梗塞的独立危险因素。DNA酶I存在蛋白及基因水平的多态性,其基因多态性主要包括8外显子A2317G单核苷酸多态及4内含子可变串联重复序列。目前,关于中国汉族人群DNA酶I基因多态性的分布特点及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尚无报道。本研究通过检测正常中国部分汉族人群DNA酶I基因型,总结其多态性分布特征;分析DNA酶I基因多态性冠心病易感性的关系;同时,对DNA酶I与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进行关联分析。第一部分中国部分汉族人群DNA酶I基因多态性的特点及与血脂、血糖相关性研究目的:对中国部分汉族人群DNA酶I进行基因分型,计算各种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并进行单体型分析,总结基因多态性分布特点,分析各基因型、双倍型与血糖、血脂的关系。方法:入选来自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体检中心的体检者402名,均经相关检查排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应用PCR及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PCR-RFLP)技术,分析DNA酶I基因8外显子单核苷酸多态位点A2317G及4内含子56bp可变串联重复序列(HumDN1)的多态性;SHEsis统计软件进行单体型分析;协方差分析基因型间血糖、血脂水平差异。结果:在402例研究对象中共检测到3种A2317G基因型及9种HumDN1基因型,其主要等位基因分别为A2317 (分布频率为53%)、HumDN1*3 (分布频率为48%)。同时,A2317G及HumDN1多态性呈连锁不平衡,其连锁不平衡系数D’=0.717。DNA酶I单体型A-3分布比例最高,所占频率为46.5%。DNA酶I各基因型及双倍型间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所有P值均>0.05。结论:与其他种族相比,中国汉族人群DNA酶I基因多态性具有独特的分布特征,其多态性与空腹血糖、血脂水平无关。第二部分中国部分汉族人群DNA酶I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第一章中国部分汉族人群DNA酶I基因型及单体型与急性心肌梗塞的相关性研究目的:探讨DNA酶I与中国部分汉族人群急性心肌梗塞(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易感性的关系。方法:以278例AMI患者作为病例组,排除冠心病的体检者297例为对照组,PCR及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PCR-RFLP)技术,分析DNA酶I A2317G及4内含子56bp可变串联重复序列(HumDN1)基因型; SHEsis统计软件进行单体型分析;将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及吸烟作为协变量,应用协方差分析A2317G、HumDN1各基因型间血脂水平的差异;χ2检验分析AMI患者冠脉血管病变支数与基因型的关系。结果:在AMI患者中检测到一种新的未报道过的HumDN1基因型即HumDN1 4/6,但AMI组及对照组A2317G、HumDN1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DNA酶I单体型分布亦无差异。DNA酶I各基因型冠脉血管病变支数无明显差异。HumDN1基因型间总胆固醇水平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2),而各基因型间血清甘油三酯、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I、B、E及脂蛋白(a)水平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所有P值均>0.05。结论:DNA酶I基因可能不是中国汉族人群急性心肌梗塞易感基因,DNA酶I HumDN1基因型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血清总胆固醇水平相关。第二章中国部分汉族人群DNA酶I基因型及单体型与不稳定心绞痛的相关性研究目的:探讨DNA酶I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群不稳定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UAP)易感性的关系。方法:以196例UAP患者为病例组,排除冠心病的297例体检者为对照组,PCR及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PCR-RFLP)分析DNA酶I基因A2317G及HumDN1多态性;协方差分析A2317G、HumDN1各基因型与血脂的关系,将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及吸烟作为协变量;χ2检验分析UAP患者冠脉血管病变支数与基因型的关系。结果: UAP组与对照组A2317G、HumDN1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DNA酶I单体型分布亦无差异。不稳定心绞痛患者DNA酶I各基因型冠脉血管病变支数、血脂水平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所有P值均>0.05。结论:DNA酶I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不稳定心绞痛及其血脂水平无明显相关性。第三部分DNA酶I及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中国部分汉族人群冠心病的相关研究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部分汉族人群冠心病及血脂水平的相关性,分析DNA酶I与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的关联关系。方法:以474例冠心病患者(包括278例AMI及196例UAP患者)作为病例组, 297例体检者为对照组,应用扩增阻滞突变系统(ARMS)检测载脂蛋白E基因型;协方差分析基因型与血脂的关系;χ2检验分析DNA酶I与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的关联性。结果:冠心病组载脂蛋白E3/3基因型分布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E3/4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冠心病组ε3等位基因频率低于对照组,ε4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冠心病组基因型E4/X的TC、LDL-C、载脂蛋白B明显高于E3/3和E2/X组,E3/3的TC、LDL-C、载脂蛋白B水平也显著高于E2/X(P<0.05);而各基因型的TG、HDL-C水平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DNA酶I与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关联分析显示P>0.05。结论:载脂蛋白E基因型与血脂代谢及冠心病密切相关,中国汉族人群DNA酶I与载脂蛋白E两者基因多态性间无明显关联。
其他文献
分析了常规时域编码信号用于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雷达发射信号无法获得良好的波形分集性能。提出了将空时二维编码技术用于MIMO雷达发射波形设
【正】 林焕平先生,广东台山县人,1911年9月生。早年就读于上海中国公学及暨南大学,后留学日本。1930年参加“左联”,开始革命文学活动。曾任广西大学、大厦大学教授,香港南
国内外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二氧化硫(SO2)与心血管系统疾病有关。长期接触SO2可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和死亡率,因此SO2对心血管系统的损害作用日益引起广大学者的关注。与SO
家庭是幼儿成长最为首要与关键的场所,家长与幼儿亲密的血缘关系决定了家长对幼儿发展的重要影响。作为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家长承担着早期教育的重要职责,而教育知识、观念、
初中生物是一门基础学科,其内容主要包括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在初中阶段开展这门学科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命,以此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而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初中生物课程标准》中指出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为基本理念实施教学,给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鉴于此,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进行了探讨,希望为教师提供一定的教学参考。
江苏省溧阳市南渡镇的包家自然村远离集镇,可开发资源少,靠养猪走上了致富路。全村201个农户家家饲养母猪或肥猪,去年饲养母猪203头,出栏肥猪2668头,仅通过生猪销售一项.人均净获现
研究背景及目的:当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治疗已经进入药物支架时代。药物支架是针对既往单纯球囊扩张以及裸金属支架植入后再狭窄而研发的,而再狭窄产生的病理生理基础
探索了临近空间双基地雷达在探测范围上的能力,以一种比传统极坐标表示更易于理解的方法对该体制下的雷达探测低空目标的性能进行建模分析,并在不同变量条件下进行仿真。同时
基于1990-2015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数据,考量OFDI影响产业结构升级效应。结果显示:OFDI对第一产业影响显著为负,对第二、三产业的影响显著为正,表明OFDI能促进我国的产业结构
小说的结尾对作品本身而言意义非凡,短小精悍的短篇小说更是如此,正由于其短,它的结尾便担负了更多的责任,被赋予了更多的意味。孙犁的抗战短篇小说虽以战争为背景,但从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