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后迟发血肿相关因素分析及治疗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hicong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应用现有医学诊疗手段对重度颅脑损伤开颅术后迟发血肿进行有效诊治,以提高患者生存率,并分析发生开颅后迟发血肿的危险因素。  方法:  收集就诊于我院12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其中84例开颅术后未出现迟发性血肿(对照组),22例开颅术后出现迟发性血肿予一线保守治疗(观察组I),20例开颅术后出现迟发性血肿予二次手术治疗(观察组II),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纳入本研究病例的颅脑受伤机制、手术时机、手术方式、生命体征、年龄等因素与迟发血肿的关系进行分析,并对选择再次手术治疗或保守治疗的疗效进行比较。  结果:  年龄>50岁、高血压、手术时间≤伤后6h、脑出血合并脑挫裂伤患者迟发血肿的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手术治疗迟发血肿明显提高患者生存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于有迟发性血肿危险因素的患者应予高度重视,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如有手术指证应及早行手术治疗,目前颅脑CT是确诊迟发血肿的重要辅助检查手段。
其他文献
本文探讨了流产妇女KIR基因谱与流产的关系,发现原因不明1次流产组和原因不明习惯性流产组的KIR谱存在不同类型的偏移,提示母胎界面的免疫状态处于一种精细的平衡中,无论是过度
目的:选择并建立CK手术动物模型,观察CK术后角膜组织的损伤,以及损伤后角膜修复的相关组织病理学改变。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角膜基质各型胶原和α—SMA的表达,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