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鱼CD8αα和IL-2分子晶体结构及相关信号通路研究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gren_89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硬骨鱼类作为免疫进化的节点低等脊椎动物,同时出现了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系统。目前仍缺少有关鱼类关键免疫分子晶体结构及代谢通路的实质性研究。CD8分子是T细胞递呈抗原的共受体分子,在机体适应性免疫反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白细胞介素-2是T淋巴细胞在经抗原或有丝分裂原刺激之后产生的一种细胞因子,具有促进淋巴细胞的活化和增殖、增强NK细胞的杀伤作用等功能,在机体的先天性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硬骨鱼草鱼为研究对象,首次解析了草鱼的CD8αα同源二聚体结构,分析草鱼CD8αα结构发现,草鱼CD8αα结构与已知温血动物CD8αα有很大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一下三个方面,第一:草鱼CD8αα分子拓扑结构比较独特,且其β片层比较短,第二,其疏水核心氨基酸的组成和位置有所差异,第三,关键氨基酸F32在草鱼中被S替代,导致草鱼CD8分子缺失了能容纳MHCI分子α3 loop区的“洞”,尽管缺少典型的“洞”构象,亲和力实验表明,草鱼CD8分子仍能特异性和MHC1分子结合,所以本文认为,在免疫进化过程中,草鱼CD8分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可能导致在低等脊椎动物中,CD8分子和MHC 1分子可能采用一种不同于温血动物CD8分子和MHCI分子的作用方式。为了研究草鱼CD8分子相关信号通路,本研究用纯化的CD8α蛋白作为免疫原,成功制备..并纯化了抗草鱼CD8α分子的单克隆抗体,随后把分离的草鱼头肾淋巴细胞,27℃,Con A刺激培养18 h,采用制备的抗CD8α单克隆抗体,用流式细胞术对Con A刺激前后的CD8+T淋巴细胞进行了分离,分别提取总RNA,成功构建了草鱼头肾CD8+T淋巴细胞转录组数据库。数据分析表明,Con A刺激后,共筛选到1926个差异表达基因,包括770个上调基因和1156个下调基因。KEGG 富集分析表明,Con A 主要激活了 Toll-like receptor signaling pathway(TLR信号通路),JAK-STAT信号通路和蛋白酶体(Proteasome)信号通路。从草鱼头肾CD8+T淋巴细胞转录组中调取草鱼IL-2基因,并对其进行了克隆及鉴定;其与哺乳动物IL-2的同源性很低(<23%);解析了草鱼IL-2结构,结果表明草鱼IL-2基因编码区全长426 bp,编码141个氨基酸,有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IL-2的基因同线性在进化期间保存良好;生物学活性实验结果表明草鱼IL-2具有生物学活性,能有效刺激淋巴细胞的增殖,并能上调STAT5和IFN-ly等的表达;结构分析显示虽然Ctid-IL-2整体构象与其他物种IL-2相似,呈现典型的四螺旋束结构,但是Ctid-IL-2结构呈现出了明显的种属特异性:Ctid-IL-2在与受体结合的区域结构柔性比较大,A’螺旋被β折叠S1所取代以及直的B螺旋导致其在受体结合部位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而这种变化打乱了其与受体结合部位氨基酸的分布,进化分析发现与受体作用的疏水核心氨基酸在低等脊椎动物的IL-2分子中也发都生了突变,揭示了在低等脊椎动物中IL-2与其α受体结合方式的多样性。用纯化的Ctid-IL-2蛋白刺激草鱼头肾淋巴细胞,构建了 Ctid-IL2刺激前后草鱼头肾淋巴细胞转录组数据库,数据分析表明,IL-2刺激后共筛选到474个差异表达基因,包括119个上调基因和355个下调基因,KEGG富集结果显示了影响最显著的免疫相关信号通路,研究发现在草鱼中,IL-2能通过JAK-STAT信号介导信号转导,刺激淋巴细胞分化与增殖,并且能通过AP-1和NF-κB通路促进自身的转录与表达。综上所述,本文解析了草鱼CD8α和IL-2两个关键免疫分子的晶体结构,展示了硬骨鱼关键免疫分子在进化早期结构特征结构上的保守性和差异性;应用Illumina/Hiseq转录组测序平台对草鱼头肾CD8+T淋巴细胞亚群和总淋巴细胞亚群增殖与激活相关的代谢通路进行了研究,结果为阐明硬骨鱼淋巴细胞增殖活化过程中的免疫相关信号通路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蔷薇属植物离体再生困难,严重制约着遗传改良和分子育种的进程。TDZ(thidiazuron)诱导的类原球茎(Protocorm-Like Bodies,PLBs)发育途径,是一个快速高效的再生途径,可作为遗传转化的受体。TDZ诱导的PLBs发育的分子机理尚不清楚。本研究以狗蔷薇PLB和RcWUS转基因植株为材料,旨在解析TDZ诱导PLBs启动阶段的分子机理。结果如下:1、TDZ诱导的PLB发育过程
磷脂酰肌醇特异性磷脂酶C(phosphoinositide-specific phospholipase C,简称为PI-PLC)主要催化4,5-二磷酸磷脂酰肌醇(PIP2)水解,产生两个重要的第二信使1,4,5-三磷酸肌醇(IP3)和1,2-二酰甘油(DAG)。在植物中,IP3或其衍生物可刺激胞内钙库中Ca2+释放,Ca2+作为重要的信号分子参与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对逆境的适应。DAG被迅速转化
溶酶体是细胞内负责物质降解和循环的细胞器,在机体发育、代谢平衡及细胞稳态维持中发挥关键作用。溶酶体酶或者转运蛋白功能的丧失严重影响细胞乃至机体正常的生理过程,导致溶酶体贮积症。溶酶体膜完整性的破坏可引起水解酶外泄,造成细胞组分被降解,甚至引发细胞死亡。此外,溶酶体缺陷也因影响自噬底物的降解而引发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秀丽线虫溶酶体呈球状和管状两种形态,并且处于高度的动态变化中。此外,在不同发育阶段、
花粉管是典型的顶端生长细胞,其生长受细胞骨架、小G蛋白、Ca2+等多种因素的精细调控。花粉管顶端生长的关键环节是分泌囊泡在顶端与质膜的融合及其调控,分泌囊泡通过与质膜融合从而促进花粉管顶端生长。SNAREs(Soluble N-ethylmaleimide sensitive factor attachment protein receptors)是囊泡分泌的重要调节因子,其主要作用是介导运输囊泡
植物的自交不亲和性反应是一种花柱与花粉间的特异性识别反应,这种机制与动植物对病原微生物的识别和抵御的先天免疫反应相似。目前,在孢子体型自交不亲和性的十字花科植物中已证明了类似免疫识别因子所决定的自交不亲和性反应,但在S-RNase介导的配子体型自交不亲和性反应中尚未见报道。目前,在苹果中发现S-RNase可在ABC转运蛋白的协助下进入花粉管,打破花粉管内钙离子的浓度梯度,但尚未明确苹果S-RNas
牛磺酸是哺乳动物体内含量极为丰富的含硫氨基酸,在机体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学功能。半胱亚磺酸脱羧酶(CSD)是合成牛磺酸的关键酶。目前,牛磺酸在生殖与发育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早期胚胎发育以及激素分泌合成等方面。在小鼠卵巢中,牛磺酸在卵巢中的功能研究未见报道。本研究以小鼠为实验动物模型,研究了 CSD在卵巢中的表达,以及牛磺酸在卵巢中的功能,揭示了雌二醇与卵巢中CSD水平之间的变化关系。主要研究内容和结
物种形成过程中,生殖隔离机制的进化是决定物种形成的关键步骤,通过限制种群间的基因流从而使物种进一步分化。种内和种间柱头-花粉不亲和性是维持物种多样性和稳定性的重要机制之一。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自交不亲和(Self-incompatibility,SI)是植物种内在有性生殖过程中阻止自交、促进异交的种内生殖策略,广泛存在于植物界尤其是显花植物中。自交不亲和的进化和被子植物在白垩纪大爆发是同时发生的,
花和果实不仅是植物繁衍后代的繁殖器官,也是某些植物重要的产品器官。花和果实的发育过程是植物最复杂的生物学过程之一。十字花科植物的角果形态结构各异,白菜、甘蓝等角果在发育后期自然开裂,种子散落,收获不及时严重影响种子产量;而萝卜角果形态与甘蓝、白菜等形态差异较大,角果不开裂,较难脱粒。本研究通过对萝卜、白菜及两者的远缘杂种的不同发育阶段雌蕊和角果进行形态解剖观察和转录组测序分析,对萝卜角果形态建成和
土拉弗朗西斯菌是一种细胞内寄生的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可以通过呼吸道、消化道、伤口和昆虫叮咬等多种途径感染人类和多种动物引起土拉热。由于土拉弗朗西斯菌对人具有很强的致病性,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细菌的致病机制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我们前期毒力因子筛选研究发现土拉弗朗西斯菌greA基因突变株在感染小鼠体内的存活能力显著下降,预示该基因的表达及其产物影响了细菌感染和致病作用。已有的研究表明,细菌greA基
燕麦孢囊线虫(cereal cyst nematode,CCN)Heterodera avenae是一类固着型植物内寄生线虫,分布广泛且危害严重,是世界范围内禾谷类作物的重要病原之一。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植物寄生线虫可以通过分泌一系列效应因子到植物细胞中促进寄生,而植物也会启动防御反应来抵御线虫的寄生。本论文着眼于燕麦孢囊线虫效应因子对植物防御反应的影响以探索其与寄主的互作过程。采用烟草瞬时表达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