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府财政投资、正式金融性融资、非正式融资、业主投入、外资投入五种渠道几乎可以概括我国企业的资金来源。一、目前我国企业筹资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融资制度缺陷目前,我国的金融组织体系是以中央银行为领导、以银监会为监管部门、以商业银行为主体,包括政策性银行、城乡合作金融机构和非银行机构在内的功能互补的金融组织体系。从金融资产的分布结构看,绝大部分为银行所有,其中又主要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所拥有,使金融组织体系呈现出为商业银行垄断,商业银行又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垄断的寡头垄断格局。(二)市场结构失衡市场结构失衡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财政融资、信贷融资和资本市场融资门槛较高,三种融资方式之间不能互补,市场定位出现重复和空缺,目标分散,效率不高。财政融资、信贷融资和资本市场融资三种融资方式实际上也存在着对市场进行细分和市场定位的问题。政府在提供财政资金时,将自己定位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改造项目的投资上。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通常是为大中型国有企业服务。而我国股市对上市企业的规模、盈利能力等方面限制更多,可以说只有大型企业才有可能迈入资本融资的门槛。二是企业面临的市场机遇不均等。对于不同类型企业来说,筹集资金的渠道和面临的市场机遇是截然不同的,例如,国家大型基本建设项目公司,其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财政投资及金融机构项目融资,对于项目单位本身来说融资较为容易;而国有工商企业筹资渠道主要是依靠间接融资,以及部分非正式融资;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尤其是私有的中小<WP=40>企业,筹资难已经成了公认,主要依靠业主投入以及部分非正式融资。 (三)企业组织及经营管理粗放首先,管理粗放导致了企业的信用危机。80年代的三角债,90年代商业领域的赖账现象,拖垮了无数国企和私企,也体现出了我国企业的信用状态。企业信用缺失使投资者和金融机构缺乏信心,一方面资金闲置,另一方面筹资艰难。其次,管理粗放导致企业融资时很少考虑资金的成本有多大,时间、结构是否与企业资金需求相匹配,几乎没有企业能够在融资前去设计最合理的融资方案。(四)人力资源缺乏在我国能够通盘考虑企业筹资成本、避税、可行性等各方面,为企业设计最佳筹资方案的专门机构及人才十分缺乏。(五)我国对企业信用评级技术较低我国企业信用评级系统不健全,社会上专业评级机构水准偏低,而银行通常通过自己的信贷人员对企业的整体经济状况及市场前景进行评估,并据此发放贷款,准确程度也不高。二、在认识到我国企业融资困境的基础上,考虑有如下几点的对策:(一)健全我国融资制度。1、构建自由竞争的金融市场。为了使我国从目前基本以四大国有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格局转变为公司化的商业银行、民营银行、外资银行等多个同质厂商竞争,保险公司、信托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券商、风险投资机构等非银行金融机构蓬勃发展的新格局,必须建立自由竞争的金融市场。2、国家政策与法律的配套与同步性对于改善企业筹资环境尤为重要。国家政策与法律构建了金融市场的大环境。目前我国金融法律不断完善,正在实行的金融法律有中央银行法、商业银行法、借贷法、融资<WP=41>租赁法、担保法、票据法、信托法及证券法。但是我国金融类法令法规的出台,仍然相对滞后。(二)拓宽融资渠道拓宽传统的金融机构贷款业务,开发新的融资产品,积极发展融资租赁、创业风险资金等新的筹资方式。(三)深化企业组织结构,挖掘企业内部力量1、 合理选择筹资方案。面对股票、债券、借款等多样化的筹资渠道和方式,企业经营者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全面分析和评价影响筹资的各种因素,合理选择筹资方案,以提高筹资的综合效益。 2、加速资金周转,等于从市场筹资。通过资本循环积累自由资金,让资本最大的增值,这是企业最基础、最根本的筹资渠道。3、盘活企业内部存量资产。企业内部自有资金是企业最为稳妥也最有保障的筹资来源。由于它是企业内部自己掌握的资金,因而使用起来最灵活,也最具优越性。(四)培养专门机构和人才 我国金融市场的中介机构目前仍然处于发展的雏形阶段,已经严重落后于我国金融业的发展现状。目前,国内财务顾问可从证券公司、投资银行、信托基金管理公司、投资管理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甚至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服务机构选择,但是提供专业化财务顾问的公司亟待发展。(五)注重控制筹资风险企业发展要筹资,但筹资就会带来筹资的风险。必须树立风险意识,建立防范机制,优化筹资结构,在企业发展和控制风险之间找到最佳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