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期江苏中医发展史研究

来源 :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ersss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江苏中医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本文遵照“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原则,广泛收集这一时期江苏所辖区域,包括该时期迁入和迁出的医家及其医著,从医史文献的角度,对之进行整理归纳、比较分析、总结评述,从而探讨该时期江苏医家医著特色、医术特点,详述该时期江苏中医的成就、学术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通过上述研究,认为魏晋南北朝时期江苏中医发展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产生大量医学文献,其中以方书为多,并出现大量专科医籍,文献中有大量的“服石”、“解散”内容;二是在医学传承上,出现医学世家,以徐氏世医最为著名;三是儒、道、佛三教对中医影响甚大,产生医教合一思想;四是治疗上重视外治法,对急症颇有研究,注重养生,倡导炼丹服食。这一时期本文从本草学、医药化学、临床各科、医事制度和医学教育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该时期江苏中医药的学术经验对后世中医药发展贡献极大,在之后的朝代中,江苏的医家医著、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医事制度、医学教育等,不仅对当时的中医学影响颇深,也为后世中医药的发展留下了宝贵的理论实践基础。本文通过系统挖掘整理魏晋南北朝时期江苏中医的文献资料,把前人的宝贵经验开发为临床所用,以期能为江苏中医的研究和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与文献参考。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褚玉霞教授是我省著名中医妇科专家,从事中医临床和教学4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到的学术见解,擅长中医妇科经、带、胎、产及疑难杂症的诊治,尤其是对功能失调性子
目的:探索新型的采用单枚Endobutton纽扣钢板联合羟基磷灰石可吸收界面螺钉的固定方法,用以治疗下胫腓联合体损伤,术后给予“益肾壮筋合剂”辅助治疗,通过观察术后患者康复状况,
【作者小传】杏林子,台湾著名女作家。本名刘侠,1942年生。小学六年级时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导致行动不便,身心饱受病痛煎熬,毕业后在家以字典自修。近年,在几乎无法执笔的情况下仍写作不辍。作品洋溢着热爱生命的精神和不向恶劣命运低头的坚毅。她的创作多达几百万字,重要著作有《生之歌》《杏林小记》等。2003年因病逝世。她的散文《生命 生命》入选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七年级下册。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