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桂西铝土矿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床类型独特,找矿潜力巨大。鉴于我国铝土矿资源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和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建设项目桂西铝工业基地工程需要,结合大规模的桂西铝土矿勘查工作,以成矿系统为指导,综合应用矿物学、矿相学、矿床学、矿产勘查学、矿床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数学地质、复杂性科学等多学科理论方法以及现代矿产资源评价理论方法、GIS技术、现代测试分析手段,开展桂西铝土矿成矿特征与勘查技术研究。深入研究了桂西堆积型铝土矿体主要空间结构与演化过程;利用面积—周长模型,定量刻画矿体轮廓不规则形态;提出“粘性指进”是矿体形态生长的主要方式之一。研究证实指出地形高低所引起的氧化—还原条件的变化是控制矿体矿石质量以及矿体物理属性的重要因素。在地形高程较大与弱氧化的环境中,矿石的Fe2O3较高、SiO2较低,矿体垂向结构比较均匀,含矿率较高。利用多种现代测试手段,精确厘定沉积型和堆积型铝土矿矿石物质组成与演化。查明了硬水铝石、鲕绿泥石、赤铁矿和锐钛矿等主要矿物形貌、化学组成、热分解性质及其成因机制,发现与系统研究了铝土矿中独立稀土矿物氟菱钙铈矿和针磷钇铒矿;沉积型铝土矿向堆积型铝土矿转换过程中,鲕绿泥石大量溶解,三水铝石、赤铁矿、针铁矿、褐铁矿、高岭石、伊利石和叶腊石形成。查清了化学元素组成、赋存状态、空间分布以及协同变化规律。基于传统LogNi-LogCr图解、Cr-Ga-Zr三角图解以及Eu/Eu*-TiO2/Al2O3等图解,应用铝土矿中碎屑锆石U-Pb和Lu-Hf同位素方法,提出沉积型铝土矿底部的茅口组灰岩、古陆变质岩系列、与峨眉山玄武岩有关的基性岩共同为桂西铝土矿成成矿提供物质来源,阐释了峨眉山地幔柱与桂西沉积型铝土矿的成因联系。在总结桂西铝土矿的控矿要素和成矿规律基础上,建立了桂西铝土矿的成矿模式,提出二叠系铝土矿为喀斯特作用与红土化作用的复合产物,堆积型矿石物质组成受到了二叠纪还原潜水型成矿环境和第四纪氧化渗流型成矿环境的双重约束。在深入研究桂西堆积型铝土矿床地质特征及内在规律、不断总结桂西堆积型铝土矿勘查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采用现代矿产资源评价理论方法、GIS技术、数字化技术、全巷重量四分法采样方法、矿石可洗性和可溶性试验技术、三水铝石相Al2O3分析测试等新技术新方法,完善与建立了一套堆积型铝土矿勘查技术方法体系。把握堆积型铝土矿床地质勘查规律,一次性连续完成大型堆积型铝土矿床详查、勘探工作,提高了勘查效率,促进桂西铝土矿地质找矿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