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粒材小蠹( Xyleborus perforans Wollaston)属鞘翅目(Coleptera),小蠹科(Scolytidae)齿小蠹亚科(Ipinae),材小蠹属(Xyleborus Eichhoff),是一种为害橡胶树、铁刀木、巴西木等多种植物的害虫,也是在我国植物检疫中截获频次较高的有害生物之一。近年来在我国海南的橡胶树上发生越来越严重。本文围绕着橡胶树对粒材小蠹的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及其防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对粒材小蠹的生物学特性对粒材小蠹以成虫和幼虫越冬。越冬成虫有群居的特性,其坑道最宽可达1 cm。每年2月份为对粒材小蠹的扬飞高峰期。橡胶树割胶面、第一个分支处最容易受到对粒材小蠹的入侵,侵入孔直径为1 mm。侵入道与树的枝干垂直,交配室与树的枝干平行。2对粒材小蠹的生态学特性在16℃C、20℃、24℃、28℃恒温条件下,对粒材小蠹各虫态发育历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当温度达到32℃时,该虫可以完成全世代,但是除了卵之外,幼虫、蛹、产卵前期的发育历期都有所增长。16℃、20℃C、24℃、28℃、32℃恒温条件下该虫的种群趋势指数(Ⅰ)分别为5.4194、10.3117、21.7824、32.2702、4.6153。上述结果表明,16℃C-28℃C之间的温度范围适宜对粒材小蠹的生长发育。湿度对对粒材小蠹的生长发育也有一定的影响,在相对湿度95%、85%、75%、65%、55%条件下其种群趋势指数(Ⅰ)分别为:8.1606、30.7337、26.5992、17.2031、6.6397,相对湿度85%最适宜该虫发育与繁殖。采用5种不同的聚集度指标,通过Tayler v-m幂法则和Iwao m*-m回归检验分析,发现对粒材小蠹在橡胶林内呈聚集分布,并且个体间相互吸引,聚集密度随种群密度升高而增加。每年12月至次年2月为对粒材小蠹成虫活动高峰期。3对粒材小蠹的防治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0%氰戊·马拉松乳油、480 g/L乐斯本乳油和50%乐果乳油对对粒材小蠹的防治效果较好,室内48 h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1.1%、86.70%和80.00%;田间喷药10 d后,其防治效果分别为:83.47%、79.52%、73.25%‰红脂大小蠹聚集信息素、纵坑切梢小蠹引诱剂、黑条木小蠹引诱剂和中欧山松大小蠹引诱剂对对粒材小蠹的诱集效果较好,其中中欧山松大小蠹引诱剂的诱集效果最好,当诱捕器悬挂在1.5 m的时候诱虫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