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恋主体到伦理主体 ——《消失的爱人》中尼克自我认同的拉康式解读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ossskyfree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消失的爱人》是美国女作家吉莉安·弗琳的第三部小说,该小说自2012年出版以来,便荣登多国图书畅销榜。该书是一部多主题的小说,涉及两性、婚姻、社会文化、阶级等问题。弗琳以双线叙述的方式讲述了年轻夫妇尼克和艾米从相识到进入婚姻、尼克出轨、艾米设计自己的失踪案并嫁祸给尼克、再到尼克进行自我挽救,最终同艾米回归婚姻的故事。该故事着重刻画了主人公尼克和艾米复杂的心理历程,深刻说明了现代西方人在自我探索的道路上的挣扎和迷茫。雅克·拉康是20世纪法国著名精神分析学家,毕生致力于对主体的探讨。拉康认为主体的构建通常经历两次认同:第一次认同发生在镜像阶段,个体只自恋地以顺应自己的“小他者”为镜,最终建构的是一个只能存留在想象界的虚假主体;第二次认同发生在镜像阶段之后,个体以社会秩序、语言规则、现实他人等具有伦理意义的“大他者”为镜,最终建构的是一个具有现实可行性的主体。本文基于拉康的主体理论,主要分析和解读主人公尼克的自我认同在上述两个阶段的发展变化。尼克前期阶段一直迷恋自我成就,作家和纽约居民这两个形象标签使他变得自命不凡。当现实中他的平凡显露时,他感到茫然和绝望。尼克在人际关系方面也追求一个既完美又自由的万人迷形象,并一厢情愿地认为他人,包括妻子艾米也和他的理想一样完美无瑕,此举导致尼克与他人的关系产生危机。在自我成就和人际关系的幻想都破灭的情况下,尼克的精神走向崩溃,行为上则犯下了出轨的错误。最终,尼克由于妻子自我策划的失踪案,在和妻子斗智斗勇的过程中慢慢转向对大他者的规则的认同,并重新找到了自己的身份定位:阻止妻子犯罪的法律守护者、社会对话中的合作者、与他人不可分割的共生体,以及为了家人幸福的无私奉献者。本研究认为,个人的主体构建离不开他者的参与,因此,自恋式的认同必将引导走向失败的主体建构,面向伦理和他人的认同才能使得主体在现实中真正立足。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国家高等教育的普及,民办高校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了高等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随之而来的民办高校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学生学习能力差、自律性低等问题,给民办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和引导学生承担应尽的义务与责任,鼓励和支持学生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文章就当前民办高校学生在自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和了解,对学生应如何提高自我
高校学生干部是学生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是贯彻和落实各项学生管理工作的骨干。而在高校学生干部中,班长是其中的核心。在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能充分发挥大学班长在联系、团结、教育广大学生方面特有的优势。文章从大学新生班长现状、应具备的身心素质、选择班长的注意事项以及班长应该发挥的职能和作用等几个方面入手分析,来充分展现大学班长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数控车铣加工”的1+X证书制度下,开展数控职业技能标准与课程标准的有效融通,能较好的提高高职人才培养效果。指出了1+X证书制度下开展“课证融通”的意义,针对当前数控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知识与技能分离、课证融合度不高、与企业岗位对接不畅的问题,提出通过重新构建全方位数控专业课程知识体系、开发“课证融通”教材和配套资源等举措,切实提高高职数控专业在1+X证书制度背景下的课证融通程度。实践表明,数控技
纾解家长的教育焦虑是当前社会的热点话题,也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关切和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应有之义。本研究采用二阶聚类分析法和链式中介模型探究家庭教育资本对中小学家长教育焦虑的影响机制,通过对50533名中小学家长的调查研究发现:(1)家庭教育资本负向影响家长教育焦虑,家庭教育资本越丰富的家长教育焦虑程度较低,家庭教育资本越匮乏的家长教育焦虑程度较高;(2)参照家庭教育资本弱势组,教育资本中等偏上的家长可
目的 探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聚合物(adipose-derived stem cell aggregates,ADSC aggregates)-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复合物补片(ADSC aggregates-ECM)在兔外耳道全层皮肤损伤修复中的应用。方法 将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空白组、对照组、实验组,每组10只。在大白兔的耳腹侧耳根处构建外耳道内壁全
当前高职“数控机床拆装与维护”课程教学中存在教学形式单一、内容设计缺少互动、理论实践失衡而导致教学效果不明显的问题。针对前述问题,对“数控机床拆装与维护”课程进行课证融通教学改革,提出了通过课证融通改革、丰富教学内容和善用仿真技术等有效策略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并以典型任务来说明改革后的课堂教学设计思路和流程。实践表明,通过以企业案例为主线,课程资源和智慧教室为平台,综合交互动画、微视频和虚拟
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大量的语言实践,因此教学活动不应只存在于课堂教学,而要延伸到课堂之外,而英语作业是教与学的交叉点,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但现行的小学英语作业普遍采用机械训练的形式,缺乏弹性和创造性,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个别差异,挫伤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和学习兴趣。思维导图式的小学英语作业能够帮助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复习、巩固和运用课堂上所学知识;有利于学生联系生活,学以致用;有利于拓展学
数字金融发展是否有利于提升家庭相对收入并降低家庭脆弱性值得深入研究。基于宏微观匹配数据,本文从相对收入及脆弱性视角考察了数字金融的增收效应及其微观作用机理,并分析了多维“鸿沟”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金融发展,尤其是使用深度的提升,有利于提升家庭相对收入水平、降低脆弱性。微观作用机制在于,数字金融发展能够有效提升家庭金融可得性和使用性,并促进潜在投资行为和就业创业活动。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金融发展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