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宪波教授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经验总结和临床运用

来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CDCB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呈世界性流行,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不同地区HBV感染的流行强度差异很大,我国是乙型病毒性肝炎高发地区。重型肝炎具有起病急、病情复杂、病势进展快、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等特点,是一切肝脏疾病重症化的共同结局。积极寻求有效的治疗手段,提高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的生存率,成为临床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近20年来临床实践证明,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有一定效果,积极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研究,以降低乙肝相关肝病的病死率,具有重要的医学和社会学价值。内容:王宪波教授认为,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病因病机复杂,病情凶险,变化迅速,临床诊治应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全力救治。王宪波教授认为湿、热、毒、痰、瘀是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发生发展的基本病因病机,湿热疫毒是致病因素,痰浊瘀血是病理产物,湿、热、毒、痰、瘀诸邪贯穿始终,它们或显现突出,或隐匿深陷,治疗棘手。诸邪相互胶结不解,困遏脾胃,郁结肝胆,深伏血分,引起脏腑功能紊乱、气血阴阳失衡,则变证层生,临床表现为发生各种致死性并发症,这是救治重型肝炎的主要难点。结论:“凉血解毒重通腑,健脾化湿顾中焦”是王宪波教授治疗重型肝炎的主要学术观点,基于核心病机的“凉血解毒重通腑、健脾化湿顾中焦”是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基本治则,体现了祛邪与扶正相结合的理念,同时也体现了病-证-症结合的中医特色治疗。临证时应根据病邪的主次轻重,辨识主证次证,或以清热解毒为主,或以凉血活血为先,或以健脾化湿为法,或以通腑泄浊为要,再辅以其它治法,或各法灵活结合运用,谨守病机,随证施治,才能提高临床疗效。本文结合临床救治中的典型病例,对王宪波教授诊治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学术经验进行了归纳总结。
其他文献
参照渐开线圆柱齿轮热胶合计算方法,在平均磨擦因数中相对曲率半径计算中,根据点线啮合齿轮啮合过程中两种节点位置及受载情况,提出了相对曲率半径计算公式。根据点线啮合齿
本研究就人工培养冬虫夏草菌粉对小鼠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进行了体内外观察。虫草菌粉0.6~5mg/ml 均能显著抑制小鼠外周血白细胞吞噬功能、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混合淋巴细胞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