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现状与前景研究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onsu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排放权交易,即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又称碳交易,也就是购买合同或者碳减排购买协议(ERPAs)。其基本原理是,合同的一方通过支付另一方获得温室气体减排额。买方可以将购得的减排额用于从事减缓温室效应从而实现其减排目标的项目。   2005年1月欧盟碳排放贸易体系正式开始实施,标志着全球最大的碳市场建立。京都议定书2005年2月26日开始强制生效。截止2009年2月,183个国家通过了该条例,但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25%的美国并没有在该协议上签字。京都议定书规定发达国家在2005年承担减排义务,而发展中国家则在2012年后开始承担减排义务。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必须应对2012年世界碳交易市场的变化,才能够更大程度地保障国家利益。中国如何应对2012年以后的国际碳交易市场,如何保障国家利益不受到损伤,必须深入研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所以研究我国碳排放交易的进展和发展前景是非常重要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从碳排放交易定义分析、碳排放交易在世界的发展历程、碳排放交易在中国的问题、并尝试分析发达国家提出的碳关税的真正目的,最终得出我国应对碳排放交易之策。
其他文献
摄影史像一片幽深的天空,无数的繁星将其点缀得灿烂无比,而这其中最璀璨夺目的除了摄影的诞生之外,还有艺术鉴赏领域里颇多的趣味。这趣味,波折而又充满了无穷的奥秘,一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一潭死水,而是流经山川,清荣峻茂,奇险无比。  在《人的境况(3)》中,我们清楚地分析了真正的摄影品评的内核,我们也对不同的摄影层级进行了一个清晰的分析,回归生命,回归到这样一种状态:那就是每个人在摄影作品中发现他对这个世
期刊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公司治理已经成为现代企业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而董事会作为公司治理的内部核心,在公司治理体系中当中是一个重要的决策和监督机构,在很大程度上决
管理层收购即MBO(management buyout),它出现在我国仅有短短十余年的时间,引起了政府和民间的极大关注。管理层收购这个曾被人们称为国有企业改革的大救星,在有着特殊国情的中国
通货膨胀惯性衡量了通胀指标受到冲击偏离均值后返回均值的时间,它能反映货币政策调控通胀的难度,货币政策滞后效应的大小,货币政策实行的效果等,因此与货币政策的制定密切相关。
本研究以国际清算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全球资本流动格局的报告为蓝本,结合全球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投资头寸表和资金流量表数据,分析近十年来全球资本流动格局。由此研究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