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用凝集素芯片检测胰腺癌细胞系PANC-1细胞膜表面的糖表达谱,根据相关文献报道,研究PANC-1细胞膜表面的糖链表达情况,将芯片检测结果与上述研究结果进行对比。选择芯片检测结果中显示阳性的凝集素SBA和阴性的凝集素LTL作为探针,用FITC荧光标记后,与未进行荧光标记的单细胞悬液进行反应,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荧光信号,将流式细胞仪的结果与凝集素芯片的检测结果进行对照。凝集素芯片的重复性:分别用不同批次的凝集素芯片对同一PANC-1样品进行检测,对各个凝集素位点捕获细胞的荧光强度进行统计分析,验证凝集素芯片的重复性。凝集素芯片的特异性:采用乳糖封闭试验对芯片上固定的凝集素的糖链亲和特异性进行验证。采用芯片ELISA试验对芯片捕获细胞的特异性进行验证。2、凝集素芯片对培养细胞系膜表面糖链表达的检测应用凝集素芯片对肝细胞系(L-02、BEL7402、BEL7404).胃细胞系(GES-1、SGC7901、MGC、MKN、BGC)、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H460和A549)、结肠癌细胞系HT29等肿瘤细胞系及正常细胞系细胞膜表面的糖链表达情况进行检测,获得这些细胞膜表面的糖表达谱。3、凝集素芯片对小鼠肝组织细胞膜表面糖链表达的检测为了系统了解肝癌变过程中细胞膜表面的糖链改变,我们建立了小鼠肝癌模型,应用凝集素芯片对小鼠肝癌细胞系H22、正常小鼠和肝癌模型鼠的肝组织细胞膜糖链进行检测,观察肝癌变过程中细胞膜表面的糖链表达,分析肝癌发生过程中细胞膜表面糖链的变化规律。结果1、凝集素芯片的准确性、重复性、特异性的验证凝集素芯片的准确性:凝集素芯片的检测结果与文献报道的PANC-1细胞膜表面糖链表达相符;流式细胞仪的检测结果与凝集素芯片的检测结果一致,说明该凝集素芯片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凝集素芯片的重复性:各个凝集素位点捕获细胞的荧光强度的变异系数均低于10%,说明该凝集素芯片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凝集素芯片的特异性:乳糖封闭试验说明凝集素芯片固定的凝集素对糖链的亲和是特异的。芯片ELISA试验说明凝集素芯片可以对细胞膜表面的糖链进行特异性的检测,说明该凝集素芯片具有较好的特异性。2、凝集素芯片对不同细胞系膜表面糖链表达的检测不同组织来源的肿瘤细胞系之间,细胞膜表面糖链表达具有差异。这些细胞系膜表面唾液酸,葡萄糖、乙酰葡萄糖、半乳糖、乙酰半乳糖、甘露糖糖链高表达,α1-3半乳糖低表达,胃癌细胞系可能较少表达α1-3岩藻糖。3、凝集素芯片对小鼠肝组织细胞膜表面糖链表达的检测与正常组织相比,肝组织癌变过程中细胞膜表面糖链逐渐增加,细胞膜上增加了唾液酸、乙酰葡萄糖、乙酰半乳糖、甘露糖和半乳糖糖链。尚不能明确判断癌变肝组织细胞膜上末端岩藻糖型糖链是否增加。结论凝集素芯片体系具有良好的准确性、重复性、特异性,可以实现对细胞膜表面糖链进行动态、即时、通量的检测,为研究细胞膜表面糖链在细胞癌变和侵染等过程中的变化提供了一个技术平台。肿瘤细胞系细胞膜表面共表达如下糖链:唾液酸,葡萄糖、乙酰葡萄糖、半乳糖、乙酰半乳糖、甘露糖,提示这些糖链可能作为癌症潜在的标志物。肝组织癌变过程中,细胞膜表面显著增加的糖链有唾液酸、乙酰葡萄糖、乙酰半乳糖、甘露糖和半乳糖糖链,这些糖链及其相关的糖蛋白可能在肝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一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