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在多方主体的合力作用过程中,旅游吸引物逐渐符号化,成为了一种具有符号意义的表征。旅游者面临个体地方意义的丧失和文化情感的断裂,触发身份认同危机,并催生现代性怀旧情结,激发对过往事物的强烈依恋,推动个体逃离熟悉的日常生活空间,追求一种符号化的旅游,并以怀旧旅游的形式追求自我的心理满足。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典型的怀旧旅游目的地,亦在流变中符号化,同时塑造着怀旧场域空间,成为当下游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在多方主体的合力作用过程中,旅游吸引物逐渐符号化,成为了一种具有符号意义的表征。旅游者面临个体地方意义的丧失和文化情感的断裂,触发身份认同危机,并催生现代性怀旧情结,激发对过往事物的强烈依恋,推动个体逃离熟悉的日常生活空间,追求一种符号化的旅游,并以怀旧旅游的形式追求自我的心理满足。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典型的怀旧旅游目的地,亦在流变中符号化,同时塑造着怀旧场域空间,成为当下游客的怀旧旅游目的地。旅游具有时空属性,历史文化街区的旅游者在符号化的旅游情境中进行旅游吸引物符号的感知发现和解读,而这种符号感知伴随着旅游者的不同在地状态亦具有了时空属性。然而,旅游吸引物符号感知的类型、不同在地状态、符号感知是否满足了旅游者符号化旅游的怀旧情感需要尚无从得知。基于此,本研究从旅游者视角出发,依托符号学方法、情绪评价理论等分析现代旅游情境下,旅游吸引物符号化、符号化旅游、怀旧情绪之间的关联,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概念理论模型,进行理论阐释和实证分析。主要尝试回答以下问题:在符号化旅游以及旅游符号化的社会现实下,旅游者的旅游吸引物符号感知、怀旧情绪有哪些类型?旅游者符号感知与怀旧情绪之间的关联如何?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历史文化街区旅游者符号感知的对象为旅游吸引物,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化构成了旅游者符号感知的基础。历史文化街区旅游者符号感知的概念范畴主要包括文化符号感知、标志符号感知和群体符号感知3个维度,怀旧情绪的概念范畴主要包括个人怀旧和历史怀旧2个维度。(2)旅游者怀旧情绪既由旅游吸引物符号感知刺激诱发,亦在旅游者符号感知的不同在地状态下刺激产生。旅游者旅游吸引物符号感知具有明显的时空特征,依据其不同在地状态,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预期阶段、在地阶段、追忆阶段。在多方主体的建构作用下,不同阶段的符号感知过程并非割裂,而是形成了一种互动循环,并在此过程中刺激游客产生怀旧情绪:①预期阶段的符号感知是旅游者在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受其他利益相关群体的分享、宣传和传播刺激所形成的怀旧情绪的预期想象;②在地阶段的符号感知是“想象符号—现实景物—在地符号”的互动过程,既是旅游者与预期阶段符号感知的互动,亦是在地的现实景物互动,是怀旧情绪的在地具现过程;③追忆阶段的符号感知是旅游者借助人、场景、事物、商品、彼时的记忆等以分享、神圣化、被动唤醒的方式回溯在地记忆,实现怀旧情绪的异地唤醒。(3)实证结果表明,在地阶段的旅游者旅游吸引物符号感知对于怀旧情绪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表明旅游者在地阶段获得了较为丰富的旅游吸引物符号感知和怀旧情绪体验,二者存在显著的正向关联,部分支持了基于扎根分析和文本分析所构建的理论模型。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1)在理论运用上,当前学界基于情绪评价理论所进行的研究,多着力于关注情绪所产生的后续影响,即“情绪—行为”路径,较少从“感知刺激—情绪”路径进行情绪诱发的综合探讨,本研究遵循“符号感知—怀旧情绪”这一路径开展研究,是对现有研究的有益补充。(2)在研究对象上,以历史文化街区的旅游者为主体,关注这一特定地理旅游区域的旅游者符号感知与怀旧心理体验,拓展丰富了研究视角和研究情境。(3)在研究内容上,通过访谈、游记、文献等获取数据资料,从当前城市化和历史文化街区流变的社会现实出发,探讨了历史文化街区的旅游者符号感知的互动建构过程、内容以及符号感知和怀旧情绪之间的关系。在质性研究基础上,进行符号感知与怀旧情绪的建构维度呈现,表明历史文化街区旅游者的旅游吸引物符号感知的历时性互动循环特征,以及旅游吸引物符号感知的不同内容和多状态,是对以往静态(在地阶段)研究的有力补充。同时,实证检验了在地阶段旅游吸引物符号感知和怀旧情绪的正向显著关联,以定性和和定量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扩展了旅游符号和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其他文献
财务风险防范是财务管理者的工作之一,建筑施工企业资金需求规模大、建设周期长,不确定因素较多,因此,发生财务风险的概率较高。基于此,本文首先论述财务风险的概念,然后总结建筑施工企业常见的财务风险类型,最后提出财务风险预警和防范措施,旨在为同行提供参考。
对于施工企业来说,由于资金流量较大,而财务风险又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如何更有效的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是施工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但目前一些施工企业不注重财务风险控制工作,财务风险因素较多。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在分析施工企业财务风险成因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施工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
<正>羔羊痢疾又称初生羔羊梭菌性痢疾,是初生羔羊的一种肠道急性传染病。该病病原为B型魏氏梭菌,发病率和死亡比例较高,且主要影响七日龄内的小羔羊,而出生10日龄以上羔羊则极少发生。该病的发生和蔓延会对养殖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笔者在临床实践过程中总结出羔羊痢疾的预防和治疗的方法,有效地预防了羔羊痢疾的发生,降低了产羔期间高羔羊的死亡率,提高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针对渔场巡检导航出现的行驶速度慢、安全系数低等问题,文中提出一种RTK-GAN-CNN-MFAC组合导航系统。在大范围内,使用实时差分定位(RTK)获取巡检机器人的准确位置,通过无模型自适应控制(MFAC)方式控制巡检机器人运行速度并按照既定路线行驶。采用单目相机获取障碍物图片数据,通过生成式对抗网络(GAN)对图片进行处理;然后设计卷积神经网络(CNN)训练分类模型,通过模型对巡检机器人行驶中的
数字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社会形式在大数据时代被迫回应周期性经济危机情境下寻求数字化救渎的一种“修正”社会形态。它通过算法黑匣综合操纵数字、资本、技术和时空等方式,将工具理性逻辑外化于一种与现实社会既相映射又相背离的虚拟秩序,形成数字意识形态崇拜。正处于工业化向信息化快速转型的中国要跨越数字资本主义陷阱,须加快数字经济发展的弯道超车,提防数字政治行为的暗层干
羔羊痢疾一直是危害肉羊养殖的常发疾病之一,具有发病快、死亡率高等特点,该病病因复杂,病原多样。文章从实践出发,针对羔羊痢疾的临床特征和综合防治展开讨论,以期为羔羊痢疾的科学防治提供依据。
<正>人在情境中是社会工作最为重要的原则,社会工作强调从生态系统视角来评估服务对象与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利用社会工作的生态系统思维,冷静客观地分析乡镇社工站建设的生态系统,构建滋养性环境,对促进乡镇社工站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一要主动将乡镇社工站建设放在国家基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整体布局中推动发展。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是民政部门落实党中央、
为了解林龄和立地条件对冀北山地油松单木生长的影响,以该地区油松林为研究对象,选取不同立地条件下的油松优势木进行树干解析,分析单木胸径、材积生长量和生长率随林龄的变化及其对立地条件的响应。主要结果为,随着林龄增长油松单木材积生长量呈幂指数上升趋势,但是不同立地条件下其生长量差异逐渐变大,而直径生长率和材积生长率呈现幂指数函数下降,并在林龄达到20年时逐渐收敛,分别趋于稳定在5%和6%,表现出生长率与
目的观察肠造口护理中延续性护理对改善并发症及自我护理的效果研究。方法将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外科治疗的80例肠造口患者随机数字排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造口狭窄、造口回缩、造口周围皮炎、造口脱垂、造口水肿、皮肤黏膜分离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自我概念、自我护理
<正>我国初中开设英语教学的原因之一就是希望学生通过学习英语口语,能够与西方国家进行沟通交流。对于目前初中英语口语教学而言,利用情境创设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具有很好的效果,因此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过程中,初中英语教师应该利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进行情境创设,提高英语口语课堂教学效率。1.初中英语口语情境教学的原则1.1增强学生口语学习自信心和积极性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与英语口语学习之间存在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