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形态学、细胞学和化学成分三个不同水平研究何首乌的变异情况,通过考察不同产地不同个体的何首乌在表型、染色体和化学成分上的差异,得到以下结论:
1.从叶形的地理变异来看,纬度越高,何首乌叶片的长、宽值均变小;海拔越高,叶片的变异系数越大,而全年日照时数较小的地区,何首乌的长势也较好;
2.首次报道何首乌三倍体品种,根据核型不对称系数得知三个栽培品种问染色体特性存在差异;
3.采用薄层色谱方法对不同产地何首乌块根进行化学成分定性分析,发现在Rf值约0.5处,恩施样品未见斑点,与其它产地何首乌样品存在差异;
4.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产地何首乌样品进行主要化学成分的定量分析,证实产地不同,化学成分含量也不同,但相对比例基本一致;
5.将三个水平的研究结果进行整合,发现表型、核型、化学成分差异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所得结论对何首乌资源保护和开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初次将物种鉴定过程中的生境变异、栽培变异、遗传变异信息进行整合,为今后更广泛的寻找何首乌种内遗传变异,保护其遗传多样性提供了必要的研究数据,也为何首乌的规范化种植,建立其质量标准和实现中药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