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肝细胞性肝癌(以下简称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高侵袋,转移早,易复发,预后差的临床病理特征。大量研究证明,肝癌的侵袭与转移是造成其不良预后的主要原因。肝癌的转移和复发是一个多步骤的复杂过程,癌细胞要完成转移需要经过多个环节,有多种因素的参与,其中细胞外基质的降解、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异常是几个重要环节。本文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测定了与肿瘤细胞的发生、侵袭与转移密切相关的四种生物学标志物,即模型基质金属蛋白酶(Membrane-type 1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T1-MMP),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xtracellular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inducer CD147/EMMPRIN)、皿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和粘附分子(CD44 variance exon 6 CD44v6),旨在探讨这四种生物学标志物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分析EMMPRIN,MT1-MMP,CD44v6和VEGF表达水平与肝癌转移、组织分化程度的相关性,了解其在肝癌侵袭与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明确这四种标志物之间有无相互关系,是否在肝癌的侵袭与转移过程中有相互协同作用;进一步探讨MT1-MMP,EMMPRIN,VEGF和CD44v6能否作为预测肝癌预后的生物学指标。方法本研究以40例肝癌的手术切除标本为资料,10例正常肝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MMPRIN,MT1-MMP,CD44V6,VEGF在人肝癌组织中和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EMMPRIN,MT1-MMP,CD44v6和VEGF在肝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5%、52.5%、58.5%和77.5%,而在正常肝组织中其阳性表达率均在0-30%之间,经χ~2检验,P值均<0.01,差异具有显著性;2)EMMPRIN在肝癌的转移组、低分化组、直径≥5cm组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与无转移、高分化组、肿瘤直径<5cm的病例,有显著差异(P<0.05);3)MT1-MMP、VEGF与肿瘤的转移、肿瘤的大小呈正相关,与肝癌组织分化程度无关;4)CD44v6与肿瘤的转移、分化程度呈正相关、与肿瘤的大小无关;5)EMMPRIN蛋白与MT1-MMP蛋白在肝癌中的表达有正相关性,spearman相关系数为r=0.654,P<0.05;MT1-MMP蛋白与CD44v6蛋白在肝癌中的表达有正相关性,spearman相关系数为r=0.701,P<0.05;CD44v6蛋白与VEGF蛋白在肝癌中的表达有正相关性,spearman相关系数为r=0.506,P<0.01;MT1-MMP蛋白与VEGF蛋白在肝癌中的表达有正相关性,spearman相关系数为r=0.566,P<0.01。结论1)EMMPRIN,MT1-MMP,CD44v6和VEGF在肝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组织,可能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2)EMMPRIN、MT1-MMP、CD44v6、VEGF在肿瘤的转移组阳性表达均高于非转移组,均有显著差异,提示它们的表达与肝癌的浸润转移有关,有可能作为预测肝癌复发、转移的参考指标;3)EMMPRIN与MT1-MMP、MT1-MMP与CD44v6、CD44v6与VEGF、MT1-MMP与VEGF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均有明显的正相关性,可能它们在不同方面、不同程度地相互作用、相互加强共同促进了肝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