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俄科技创新合作的动因分析

来源 :外交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jianbi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入新时代。为此,两国不断深化各领域的战略协作,其中科技创新合作是目前中俄两国最具发展前景和战略意义的合作领域之一。两国在科技创新领域互为彼此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同时,科学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影响国家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因此,分析新时代中俄科技创新合作的动力因素,不仅对推动新时代中俄关系纵深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还对两国综合国力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的重点在于分析中俄科技创新合作不断发展的动力因素,并对其如何推动两国科技创新合作的进程进行具体解释。首先,作者通过借鉴现实主义理论流派和国际科技合作理论对推动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因素的相关解释,尝试构建国家间科技创新合作的动因分析框架。随后,通过对新时代中俄关系背景下两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合作现状进行简单整理,作者试图从宏观上就中俄两国科技创新合作的参与者开展科技创新合作的主要途径和方式进行阐述。为此,根据国家间科技创新合作动因分析框架,并结合新时代中俄科技创新合作的实际情况,作者总结得出:中俄政治外交关系的不断深化,国家顶层战略设计的契合,科技创新优势资源互补格局的产生,共同建立开放式科技创新网络的需要,它们在中俄科技创新合作中发挥内在推动作用;科技创新活动全球化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它们在中俄政府间科技创新合作中发挥外在拉动作用。最后,结合两国科技创新合作过程中存在的外部制约性因素和内部阻碍性因素,作者就深化两国可持续的科技创新合作,提供相对合理的应对措施。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耳内镜下I型鼓室成形术与经耳道显微镜下I型鼓室成形术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分析两者之间的优劣势。方法:选取我科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40例(40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本次回顾性研究的患者均为慢性中耳炎不合并胆脂瘤。术前均进行详细病史的询问、耳鼻喉头颈部专科检查、中耳CT检查及纯音听力检查。将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分为两组:耳内镜组为经耳道内镜下I型鼓室成形术组,显微镜组为经耳道
目的1明确RPTOR(regulatory associated protein of mTOR,Raptor)基因的表达与肝癌发生、预后的相关性。2探讨小豆蔻明(cardamonin,CAR)调控HepG2细胞Raptor蛋白的表达,对肿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方法1生物信息学分析1.1下载TCGA数据(the Cancer Genome Atlas),查找RPTOR基因在肝癌中的转录与表达水平
目的:探讨浒苔多糖(EP)是否通过产生硫化氢(H2S)来调节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的脂质代谢,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其基于胱硫醚-γ-裂解酶/胱硫醚-β-合成酶/硫化氢(CSE/CBS/H2S)通路发挥降血脂作用,进而缓解NAFLD的可能机制。方法:1.建模及干预:选用50只成年、雌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Control,Normal diet+H2O)、EP对照组
目的:制备雌性大鼠孕育期HAART药物暴露及甘草甜素干预实验模型,观察雌性大鼠孕育期HAART药物暴露对母子心脏影响及甘草甜素保护效应。方法:10周龄SD清洁级雄性大鼠9只和雌性大鼠27只,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CON组)、HAART药物暴露组(HAART组)、甘草甜素干预组(HAART+GL组)。每组3只雄鼠、9只雌鼠合笼饲养,其中雌鼠每天定时测体重灌胃2次。CON组雌鼠每次灌生理盐水(NS,1
背景:脑干海绵状血管畸形占颅内脑海绵状血管畸形的4%-35%,由于脑干解剖位置深且密布重要神经传导束,导致术后致残率及致死率高,手术具有挑战性。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和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可用于术前判断脊髓皮质束的结构和位置,对脊髓皮质束的结构和位置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从而用于评价脑干海绵状血管畸形皮质脊髓束损伤和术后运动功能。目的:本研究目标在于探究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和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在脑干海绵状血管
目的:探究环氧化物水解酶2(EPHX2)在转移性胃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胃癌细胞生长、迁移、侵袭的影响。方法:1.从GEO数据库获取胃癌样本表达谱数据,利用R语言Affy程序包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Limma程序包筛选差异表达基因。2.运用Western blot、Real-time PCR以及组织芯片结合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胃癌组织及其配对的癌旁组织中EPHX2的表达情况。3.构建EPHX2稳定过表达
目的: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死亡率高,预后差,目前仍然缺乏有效治疗手段。既往研究发现经典焦亡通路在ALF发病中起重要作用,非经典通路在ALF研究少,两条通路最终执行蛋白—Gasdermin D(GSDMD)的靶向药物在ALF中的作用未见报道。本研究拟首先对GEO(Gene Expression Omnibus database,基因表达数据库)相关ALF数据集
目的:探讨基因多态性检测对临床医师选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西洛他唑治疗高危脑梗死患者的指导意义。方法:本文收集了200例在福州市第二医院住院的高危脑梗死患者(时间为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并整理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个人史、既往史、实验室检查结果、入院时NIHSS评分及MRS评分。实验组检测患者CYP2C19*2 rs4244285
研究目的:探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调控足细胞骨架蛋白修复的信号通路。方法:1、利用全骨髓贴壁法从SD大鼠股骨中分离BMSCs并培养至P3代,运用体外成骨及成软骨诱导鉴定其功能。2、利用过筛法及IV型胶原酶消化法从SD大鼠肾脏中分离足细胞,并利用免疫荧光检测其特异性蛋白Synaptopodin及Podocin。3、用ELISA法检测BMSCs上清液中EGF含量及其随时间的变化关系。4、设置0.5μg/m
目的:使用JAK1/2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芦可替尼挽救性治疗激素耐药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 GVHD)已被广泛报道。本研究旨在研究芦可替尼抢先治疗GVHD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探讨最佳治疗时机。方法:这是一项多中心回顾性研究,收集2015年06月至2019年10月期间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福州,中国)、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厦门,中国)、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中国)使用芦可替尼抢先治疗GV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