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粮食收购双轨制改革对粮食和经济作物播种面积的影响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b3961048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改革初期实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然而到了八十年中期如何改革以计划经济为主的农产品市场,成为当时农村经济改革的重点。同许多前计划经济的国家采取一步到位的市场改革模式不同,我国对粮食等主要农产品采取了国家收购双轨制这一渐进的改革模式。在粮食收购双轨制改革的影响方面,虽然学术界已经做了不少研究,但争议较大。同时因受数据可获得性等影响,多数研究难以对粮食收购双轨制改革的各组成部分开展全面和系统的分析。尽管这一改革已退出历史舞台,但深入探讨粮食收购双轨制政策对粮食及其竞争作物生产的影响仍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借鉴价值。  本研究目标就是厘清粮食收购双轨制改革的主要政策措施(如定购量、议购量、定购价和议购价等)在全国及各地的执行情况,揭示双轨制主要政策措施对粮食及其竞争作物(或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影响的路径和影响程度,从而在粮食收购双轨制改革对农业生产影响方面上提高认知。  为实现上述目标,本论文在现有相关研究基础上,系统地收集了全国及各省在粮食收购双轨制改革期间(1985-1996)有关粮食定购和议购政策执行情况、粮食等农作物的收购价格和播种面积、以及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等数据。基于以上数据,论文首先定性分析了1985-1996年期间各省粮食、蔬菜和其他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变化趋势同粮食收购双轨制改革的主要政策措施实施之间的相关关系;在定性分析基础之上,构建了粮食收购双轨制下的农作物播种面积供给反应计量经济模型;基于分省数据,利用固定效应估计方法估计了所建立的实证模型,定量分析了粮食收购双轨制改革各组成部分对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播种面积的影响。  本研究主要得到以下几点结论:(1)粮食收购双轨制改革过程是以提高定购价、提高议购价、降低国家定购量、提高国家议购量和提高农民自留量为主要政策措施来推进改革,它也是通过以上五个途径影响农户的耕地资源配置(如在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播种面积间的调整)。(2)实证研究表明,粮食收购双轨制改革对粮食面积的影响到达统计显著水平的有如下三个途径,按其弹性大小(用粮食面积对政策变动的反应弹性来衡量)依次为:提高农民的粮食剩余量(弹性为0.15)、提高议购价格(0.10)和提高议购量(0.03);而定购价格和定购量对粮食生产影响不显著,这同理论预期一致。(3)实证研究还表明,对于经济作物,粮食收购双轨改革对其播种面积影响主要通过以下两个途径,分别为议购量和定购价,其中,议购量对蔬菜及其他经济作物弹性系数分别为-0.03和-0.05,说明议购在促进农民生产粮食的同时相对降低了经济作物种植的积极性。  本文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以下政策启示:粮食收购双轨制在渐进推进粮食市场化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以提高国家议购量和农民自留量以及提高议购价为主要措施的双轨制改革,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粮食生产;因为定购价低于议购价,不是边际价格,所以农民只是对更高的议购价作出生产决策的反应,定购政策对粮食生产影响不显著,这说明了在总收购量一定情形下提高议购比例、从而继续推进市场化的重要性。这些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市场改革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的作用,有其历史和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我国法制电视节目产生和繁荣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快速转型的时期。它的产生与其他的电视节目相比,与社会的联系更为紧密,是社会发展的衍生品,反映中国的实
期刊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积极参加了国际技术贸易,在大力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的同时,开始逐步发展了技术出口,但由于中国开展技术出口工作起步较晚,经验不足,技术出口工作中存在着许
海外投资失利,使所有持有平安股票的投资者跑输了大盘。2008年7月2日,上证指数在前一天经历了3.9%的跌幅后,这一天的大盘又经历剧烈震荡,多空交战激烈,最终大盘收于2651.73点
期刊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互联网为主要形式的新媒体业日新月异地发展,对包括广播在内的传统媒体形成巨大的挑战。利用新媒体、发展新媒体,加快与新媒体的融合已成为各大传统媒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该文尝度通过对影响城镇居民储蓄影响因素的分析,建立近期我国城镇储蓄的决定模型,以此定量分析各种因素对储蓄影响的大小,并以模型为依据,提出相关的储蓄分流对策.
该文试图将林农作为理性经济人、将制度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变量为理论前提,进行南方集体林区林农投资行为的研究,了解林农投资现状,寻求影响林农投资林业的因素.对促进林业政
该文以国内外农村信用社经营特征和外部支持为起点,指出信用社普遍存在追求盈利的动机,不仅服务于社员,而是面向农村社会,在管理和监督上具有脱离社员的趋势.整体来看,信用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