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视域下的伍迪·艾伦电影研究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lyy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后现代主义出现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左右,是对现代主义的一种反思与超越,诞生之时起就受到了各界学者的广泛关注。后现代相关理论起源于建筑领域,后在文学艺术领域发展,随后广泛出现并延伸至各个领域,最终汇流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文化思潮。越来越多的学者将后现代主义理论运用于电影研究,从后现代的视域赏析电影。美籍犹太裔导演伍迪·艾伦(woody Allen)是好莱坞的高产神话,截至目前由他编剧并执导的影片将近60部。尽管作品繁多,伍迪·艾伦电影的文化主题却相当统一,即聚焦当代美国中产阶级知识分子、着力表现他们的精神危机。纵观艾伦50余年的电影生涯,其影片多以大都市、尤其是他生长的纽约为叙事空间,以两性间的婚姻爱欲、道德伦理以及人类的生存困境、宗教信仰等深刻命题为主要题材,展现了一幅后现代社会文化和知识分子思想生活的风情画卷。采用后现代理论视角对伍迪·艾伦电影进行全新的学理阐释恰好可以解决其作品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本文主要论述伍迪·艾伦的电影在主题内涵,叙事结构,影片节奏上呈现出的碎片化、多元化的后现代色彩。影像呈现是电影最直接也是最本质的方式,伍迪·艾伦电影从人物形象的塑造、到电影主题的选择,从叙事结构的反传统、视觉传达的多义性,到镜头的再处理,再加上台词的冗长、幽默,伍迪·艾伦电影中几乎把后现代主义所看重的部分在电影中全部呈现。
其他文献
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电力行业的改革进步,早期的输电线路已经难以满足高负荷的甩电需求。110~220kV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电力传输装置,对我国现代社会供电运行有着很大的
目的分析老年病人心脏直视术后合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病危险因素和病原学特点。方法对我院外科重症加强治疗病房(SICU)2008年10月至2010年3月间收治的心脏直视手术后机械
省机场局围绕“一平台、两中心、四系统”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  2016年,浙江省机场管理局在信息化建设和“互联网+”方面主要以准备和学习为主,结合2016年信息化建设项目“省机场局行业管理和应急指挥系統(一期)”以及“浙江省航空信息共享机制研究”课题的开展,积累我局对“互联网+”建设应用的经验,梳理和收集全省民航信息化建设的需求,为我省航空行业信息服务共享平台开展奠定基础。  学习中积累信息化经验
建设智慧城市的目的在于优政,惠民,兴业。三者相比,优政和惠民的成效已经显现,兴业稍逊一色。会上,身为中国信息化百人会成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副院长的陈煜波重点跟大家分享了智慧城市推进过程中,尤其是在大数据成为一种资产之后,如何推动生态和商业模式的建立路径。  陈煜波认为,在如今大的经济形势下,我国面临着一个关键的问题——供需关系不匹配。为什么会发现这个现象?原因何在?他解释道:“很重要的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