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诱增式盈余管理与配股定价相关性研究——基于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公司的经验数据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_david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企业来讲,资金就是维持其生存和发展的血液。大多数情况下,企业可以通过自身的经营“造血”,但有时企业也需要通过外部融资来解决公司发展所需要的资金问题。股票市场是上市公司获取融资的重要渠道,但是很多上市公司为了解决自身的资金困境而采取盈余管理的手段,从而达到配股再融资的政策性要求,进而获取资金的支持。由于盈余管理后上市公司披露的财务信息已经不能够真实反应其实在的业绩,这势必侵害投资者的利益,不利于股市的健康发展。如何发现这种政策性盈余管理行为以及它和相关配股融资政策及定价有何关系就尤为重要。而进行政策性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是通过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继公司财务学的有效市场假说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产生以来,国外会计学界围绕上述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部分研究成果表明在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中存在明显的政策诱增式盈余管理,这些盈余管理在股权再融资方面起到了粉饰会计报表的作用。基于上述原因,论文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方法探讨我国在配股政策一再修改的基础上,配股再融资中存在的盈余管理对其配股定价的影响,进而为我国上市公司的证券市场监管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论文的研究工作从层次上分为三个部分,相应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  第一部分首先阐述了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盈余管理和配股定价的基本理论,在此基础上运用规范分析方法研究了三者的逻辑关系,并回顾了三者逻辑关系的实证文献,为本文后续部分的实证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首先建立了配股定价的实证预测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分离出政策诱增式盈余管理这一研究样本的配股定价差异;其次以发生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的配股公司为研究样本,对其配股定价差异进行线性回归。探讨上市公司通过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引起当期利润数的调整对配股价格差异是否有显著相关。  第三部分在总结论文第二部分实证研究结论的基础上,从完善我国会计信息披露和证券市场监管入手,提出有效配置市场资源和有效控制盈余管理的政策性建议,特别是防止恶意会计政策变更的政策建议。这些政策建议包括:  1)完善政府机构的监督管理职能;  2)加强对配股公司的财务信息披露;  3)提高市场资源配置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基层农业农村主管部门主要是指县级(含县级)以下具有承担农业农村管理公共服务职能的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群众组织,包过县级农业农村行政事业单位、乡镇级行政事业单位
随着大型外贸企业的合并和股份制改造,中小型外贸企业在中国出口型企业中的比例逐年增大,逐渐占据外贸出口的半壁江山。但中小型外贸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实力不强,资金薄弱,风险意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上升.在我国的经济方面呈现出一种状态就是经济发展新常态.科研事业单位是社会服务性组织之一,它对于我国的文化建设
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国不同产业均取得了很大进步,电子产业作为我国一大重要产业也得到了较好发展。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我国电子仪器仪表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也越来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如何吸引顾客并培育高品质的顾客忠诚,逐渐成为企业优先考虑的重点。中间商作为企业营销渠道中极其重要的成员,其行为对顾客必然产生影响,特别对于服务行业来说,服务的生产过程即是服务的消费过程,顾客在整个消费过程都与中间商紧密接触,中间商的行为对顾客的影响更为深刻。因此要建立并保持长期的顾客忠诚,对服务过程的控制至关重要,企业必然要通过一系列管理措施控制中间商行为,从而赢得顾客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