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病毒性腹泻病毒诱导的细胞自噬对病毒感染影响机制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属于黄病毒科(Flaviviridae),瘟病毒属(pestivirus)。根据对上皮细胞的细胞病变效应,可分为两种生物型:致细胞病变型(Cytopathic biotype,CP)和非致细胞病变型(Noncytopathic biotype,NCP)。BVDV能够感染牛、鹿等多种反刍兽,引起的临床症状复杂多样,尤其是BVDV引起的持续感染(PI)牛作为传染源也可以发展成黏膜病,给养牛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BVDV的致病机理比较复杂,PI与BVDV逃避先天性免疫反应有关,但具体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自噬是进化上古老的通路,在机体多种基本的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包括免疫、存活、分化和维持机体内稳态等。自噬调节常被用于治疗和预防重要的病毒性疾病。然而,目前对于BVDV与自噬之间的相互作用仍然不清楚。因此,我们评价了不同生物型BVDV对自噬的影响,以及细胞自噬对病毒增殖、细胞存活、细胞凋亡和Ⅰ型干扰素(IFN-Ⅰ)的影响,为探讨BVDV引起PI发生机制和黏膜病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针对BVDV与细胞自噬相互作用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Ⅰ.黑龙江省规模化牛场BVDV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毒株的筛选为了筛选BVDV流行毒株用于本研究,对来自黑龙江省不同地区的4个规模化奶牛场10591份血清样本进行抗原检测,筛选阳性样本,调查阳性率以及牛群易感情况。通过病毒分离技术对27份来自不同临床特征的BVDV感染牛样本进行病毒分离鉴定,再对分离毒株5’-UTR和NS2-3部分基因进行克隆测序,通过Mega 6.0进行序列相似性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BVDV抗原阳性率为2.5%(268/10591),其中成年奶牛BVDV抗原阳性率是0.58%(42/7215),犊牛BVDV抗原阳性率是6.31%(213/3376)(P<0.01),表明未成年牛比成年牛更易感BVDV。分离到的27个BVDV毒株均属于细胞病变型。5’-UTR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分离毒株属于BVDV-1b(29.63%,n=8)、BVDV-1c(29.63%,n=8)、BVDV-1m(7.41%,n=2)和BVDV-1o(33.33%,n=9)。首次在中国本地荷斯坦奶牛群分离到BVDV-1o。87.5%(7/8)的BVDV-1b分离自黏膜病牛;所有的BVDV-1c(10/10)和-1m分离自无症状的奶牛。此外,发现在相同的奶牛场同时存在多个BVDV亚型。所有的BVDV分离株NS2-3基因区存在核苷酸替代,FH-2和YL株在相同的区域出现连续3个核苷酸缺失。根据NS2-3基因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27个BVDV分离株可以分成3个不同基因群(Ⅰ、Ⅱ和Ⅲ群),81.48%(22/27)的BVDV毒株属于Ⅰ群。综上,确定BVDV-1b为主要流行毒株,作为本研究使用毒株。Ⅱ.MDBK细胞自噬评价系统构建为了评价BVDV与MDBK细胞自噬之间的相互影响,构建了GFP-LC3-MDBK细胞系。GFP-LC3-MDBK细胞能够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的自噬标识蛋白微管蛋白轻链3B(LC3B),在饥饿条件下LC3B-Ⅱ转化率显著升高,能够产生明显的绿色荧光点状聚集。通过RNA干扰技术构建了自噬缺陷型细胞系sh BCN1-MDBK和对照细胞系Control-sh BCN1-MDBK细胞系。在饥饿诱导自噬情况下,sh BCN1-MDBK细胞系与对照组细胞相比Beclin1蛋白表达被显著抑制(P<0.05),LC3B-Ⅱ转化率显著下降。说明上述两个细胞系可用于自噬研究的评价。Ⅲ.BVDV感染对MDBK细胞自噬影响为了确定BVDV对MDBK细胞自噬的影响,BVDV感染GFP-LC3-MDBK细胞72h,透射电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CP型和NCP型BVDV感染组与对照组相比自噬体双层或者单层膜结构和GFP-LC3绿色荧光点数量显著升高(P<0.05);免疫印迹实验结果表明LC3B-I到LC3B-II的转化率明显增加(P<0.05)。上述结果表明CP和NCP BVDV感染均能诱导MDBK细胞的稳定自噬。另外,自噬抑制剂氯喹能够显著增强LC3B-II的转化率,BVDV感染MDBK细胞以后可以看到溶酶体染料Lysotracker red与GFP-LC3B发生共定位,以上结果说明BVDV能够诱导完全自噬潮。Ⅳ.细胞自噬对BVDV复制的影响为了确定细胞自噬对BVDV复制的影响,通过化学药物制剂调控自噬,以及应用自噬缺陷型细胞系进行相关研究。结果表明雷帕霉素诱导的自噬增强了CP和NCP BVDV的复制(P<0.05);3-甲基腺嘌呤抑制自噬减少了CP和NCP BVDV的复制(P<0.05);同时BVDV在自噬缺陷型细胞sh BCN1-MDBK内,病毒增殖明显受到抑制(P<0.05)。说明BVDV感染诱导的自噬促进了CP和NCP BVDV的复制。Ⅴ.BVDV诱导的自噬对细胞凋亡和IFN-Ⅰ表达的影响为了解BVDV诱导的自噬对细胞凋亡和IFN-Ⅰ信号分子有什么样的影响,CP和NCP BVDV分别感染自噬缺陷型MDBK细胞以后,发现与对照组相比sh BCN1-MDBK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尤其CP BVDV作用组在感染72h后更显著(P<0.05);应用Annexin V-FITC凋亡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结果表明,BVDV HJ-1和NY-1感染sh BCN1-MDBK细胞组,与感染control-MDBK细胞组相比,细胞凋亡水平均增加,在72 h以后BVDV HJ-1感染组更显著(P<0.05);应用RT-q PCR对IFN-α、IFN-β、Mx1和OAS-1分子m RNA水平进行定量,结果自噬缺陷细胞组与对照组相比BVDV HJ-1和NY-1显著上调了上述IFN-Ⅰ表达。以上实验结果表明BVDV-b亚型是黑龙江省主要流行株,其CP和NCP生物型均能诱导完整的自噬潮,细胞自噬能促进BVDV的复制,促进细胞的存活,抑制细胞凋亡和IFN-I表达,从而有利于宿主建立持续感染。
其他文献
针对宁夏设施土壤连作障碍发生严重,设施土壤碱化度高等问题,以连作10年的设施黄瓜连作土壤为研究对象,以糠醛渣和醋糟为主原料制作复合型有机酸性土壤改良剂,以羊粪和柠条为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金融危机再次成为理论上的热点问题。本文认为,内生于钉住汇率制度的道德风险是造成东南亚国家金融体系脆弱的主要原因,而脆弱的金融体系、大量的短期外汇负债
从劳动力跨部门流动的角度,对市场化过程中的收入分配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劳动力跨部门流动模型表明,库兹涅茨倒U假说可能是成立的.在劳动力流动性不断增强的市场化改革过程中,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内生真菌拟茎点霉B3(Phomopsis liquidambari)及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粉联合施用对连作花生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酶活性及有效态微量元素(Mo、B、DT
以2000年12月29日以前上市的30只封闭型基金为样本,对其在2000年12月29日至2002年12月27日这段时间内的业绩进行了全面评价,并对不同规模的封闭型基金的业绩进行了比较研究.
质量型增长是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基础。单纯依靠加大原始资源的投入来维持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不可取的。1998年7月朱钅容基总理在视察内蒙、山西等地时,再一
广义的货币替代泛指本外币资产持有比例的变化,而狭义货币替代则特指外币充当交易媒介的情形。货币替代的原因很多,但不外乎有两个:实体因素和预期因素。货币替代会对一国经
溃疡性结肠炎临床以腹痛、腹泻伴黏液脓血便为主要特征,因其病程迁延难愈,被认为是世界难治病之一。临床上多采用美沙拉嗪、柳氮磺吡啶等药物来治疗,目前尚无根治本病的特效
数字图书馆是图书馆自动化的高级阶段,是21世纪信息资源共享的方向,它以高质量的数字产品的形式,让读者能够随意在网上接触到这些崭新而重要的资料,并按个人的要求来理解、整理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