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城市避难场所可达性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onysos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汶川地震,海地地震,智利地震以及玉树地震的接连发生,全球的自然灾害有日趋频繁的趋势。在我国,汶川和玉树的灾害使整个社会对城市防灾避灾的重视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度,与此同时,我国高速的城市化进程为城市安全埋下了隐患,相对滞后的避难场所建设以及还处于空白的安全教育都增加了灾害发生后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当群众离开建筑之后,如何快速,安全地达到避难场所,对这一重要的疏散过程还没有进行相关的研究和设计,使得避灾体系不够完善。作为一个多山地国家,山地面积和山地城市分布与数量占有重要的比重,山地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有着其自身的特殊性和规律性,因地形结构和城市道路的特殊,灾害发生后的疏散路径问题更加复杂,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在城市综合防灾减灾救灾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本文通过借鉴景观学中的可达性理论为研究手段,立足与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学科知识,以城市防灾学相关理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为基础,结合交通学、城市安全理论、环境因素影响理论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基础,对山地城市中避难场所的可达性进行研究。首先系统研究可达性的概念及其运用,提出将可达性理论运用于避难场所的策略,在分析避难场所可达性的内涵和功能的基础上建立了可达性体系,指出可达性包括了思想可达,视觉可达以及行为磕打。然后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北京,上海,重庆以及攀枝花等城市避难场所以取实地拍照、居民访问、设计院访问等方式进行调研,并根据数据的分析统计加以归纳总结,指出在设计中存在着诸如设计不合理,安全保障缺失,居民避难意识不足等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的案例和理论对如何改善避难场所的视觉和思想可达性提出优化策略。再对避难场所的空间可达性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在提出其核心因子“安全”和“效率”的基础上,从设计者的角度入手,找出其在“道路”“路网”“建筑”以及“环境”方面的设计因子,找出他们与“安全”和“效率”的内在联系,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对空间可达性进行量化,为之后的设计和研究提供参考。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山地城市,因此在研究的过程中重点结合其特点进行了针对性研究,着重论述可达性,尤其是“安全因子”在山地城市避灾中的特殊性和重要性,通过数学模型的方式,研究可达性的效率和安全问题,结合实际范例的运用,得出合理的结论,为避难场所的设计提供新的思考方向,为城市防灾减灾规划、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十二指肠损伤相对少见(1~4),在所有腹部损伤病例中,其发生率在3%~5%(1).由于其周围解剖关系复杂,生理学上又极为重要,故其损伤后处理上比较困难,若处理不当,可发生严重的并发症
采用柱分配层析法对肉桂油中的桂皮酸进行分离和测定。肉桂油用氯仿溶解后通过硅藻土层析柱,以醋酸一氯仿洗脱,洗脱液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桂皮酸的含量,方法简便,重现性好,可用作
汉语版《红楼梦》是跟随早期中国移民传入马来西亚的。马来西亚华社长期以来在内部(华人文化)和外部(国家政治)的相互发展下,到了当代造就了一批相当数量的文化界精英分子,而
自《那山那人那狗》与《暖》之后,霍建起电影的乡村(故乡)主题书写发生了明显的变奏,而进入到乡村与城市的二元书写的框架。由《那山那人那狗》和《暖》所建构的田园牧歌式的
《孙子兵法》是我国军事发展史上的重要篇章,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璀璨篇章,它具有严密的逻辑性。由于内容丰富,应用性强,为古今中外各阶层的人民所采用,《孙子兵法》中的一些军
防水施工项目是建筑施工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建筑工程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和部分.可以说它是防止整个建筑遭遇浸水和渗漏的保护层和防护罩.对居民的居住环境和质量起着保障作
本文主要通过对贵州公共文化与数字化文化馆构建现状进行分析,来探讨贵州公共文化与数字化文化馆构建思路,提出贵州公共文化与数字化文化馆构建措施,以充分应用现代计算机信
介绍玲燃煤机组NOX的生成机理、影响因素和控制手段,并列举了淮北国安发电有限公司降低NOX排放的控制措施,如锅炉合理配风、制粉系统调整等。淮北国安电力有限公司通过不断摸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深入以及全民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患者对医疗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护理部接受护理纠纷投诉也逐年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