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汞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在各个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但汞和汞的化合物都是有毒且毒性持续时间长,又能够被生物所富集的化学物质,存在极大的危害性。进入土壤中的汞除一部分能被土壤迅速吸收或固定,还有一部分汞可通过各种形式发生迁移,造成二次污染,土壤汞污染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土壤对汞的固定能力主要来自土壤中的矿物质和有机质,起到固定能力的主要反应是离子交换吸附、表面配合和表面吸附。层状硅酸盐矿物的结构特点对三种吸附反应均有良好的效果,因此选择三种典型层状硅酸盐矿物:蛭石、蒙脱石、高岭土作为污染土壤中汞的固定稳定化剂开展研究。本实验中发现土壤本身对汞有着很好的固定稳定化能力,在含汞30—135mg/Kg时浸出液浓度低于《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5085.3-2007)》要求的0.1mg/L;1200mg/Kg以下时,固定稳定化率高于90%;在900mg/Kg时土壤的固定稳定化能力达到饱和;随着汞浓度的升高,土壤对硝酸汞的固定稳定化能力大于氯化汞。三种矿物对汞的吸附迅速,在150min时达到平衡,其吸附对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拟合良好,吸附过程由多种反应综合控制。三种矿物对汞都有较好的吸附能力,吸附量随着平衡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最大吸附量分别为,蛭石8.7184mg/g,蒙脱石6.9686mg/g,高岭土6.3205mg/g。投加矿物后土壤浸出液的浓度迅速下降,降低了60%左右,随着投加量的增加,浸出液浓度不断降低。三种矿物经过酸改性后,最大吸附量有了明显的提高,酸改性对蒙脱石的影响最大;随着酸浓度的增大,最大吸附量均随之提高;在酸浓度1.100mol/L时最大吸附量出现回落;而蒙脱石和高岭土的回落比蛭石要明显偏大。三种矿物经过热改性,其最大吸附量都有了明显的增加,其中蒙脱石最大吸附量的增加最大,蛭石次之,高岭土的提高最小。蛭石和蒙脱石的最大吸附量都在300-350℃时上升,随后下降,在600℃时下降加速,高岭土的吸附量从300℃时开始稳定下降,下降幅度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