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理论视角下地方政府新闻发布会效能提升研究

来源 :暨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ongbin0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突发事件中的新闻发布工作是政府舆论治理的重要抓手,能够直接嵌入到国家治理体系中。在中国语境下,“治理”理论更加强调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注重治理效能的实质化。本文在治理理论视角下,聚焦于政府新闻发布的效能,构建了新闻发布体系中的“前端-后台”模型,并以地方政府的组织能力、信息把控能力、媒介运用能力和评估反馈能力为切入点,考察了治理能力支配下新闻发布体系“前端”和“后台”的互动流程。本研究首先选取了十八大以来的11个重大突发事件为分析样本。通过对案例群的定性比较分析,本文发现不管突发事件的本身性质如何、公众对突发事件的反应如何,政府要想提升新闻发布效能,都必须加强新闻发布主体、内容、渠道三方面的建设。而这正是考验了政府的组织能力、信息把控能力、媒介运用能力。之后,本研究以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为典型个案,检视了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我国地方政府的应急治理能力和新闻发布效能。通过具体的量化分析,本文发现尽管地方政府通过新闻发布会体现出了治理创新,但地方政府的各项治理能力都有所不足。在分析地方政府提升新闻发布效能的行动困境和应坚持的价值取向后,本文对如何提升新闻发布效能进行了思考,进一步将政府的组织能力、信息把控能力、媒介运用能力提炼为政府的组织力、信息力和媒介力,并强调提高政府评估反馈能力的重要性。本研究也初步设想了政府新闻发布会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的主要维度,试图为我国政府新闻发布制度建设和现实运行提供借鉴和参照。本研究提出,要建立“善治”导向的政府新闻发布与舆论治理体系,打造以政府为主导、媒体为支撑、公众为基础的“三位一体”舆论治理结构,打破政府新闻发布过程中的梗阻,加强政府对突发事件的分析研判认识,强化政府信息输出的能力。通过高效能的新闻发布,联结自上而下的国家动员和自下而上的公众参与,降低地方政府的治理成本,增加政府治理空间的弹性,发现和动用治理工具箱可用的政策、技术和制度工具,调动人、财、物和信息等治理资源,有效地针对和解决治理难题。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分析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发展特点,认为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国家经济安全、科技安全与社会公共安全具有愈加显著的影响,应对技术壁垒能力是国家科技与创新能力的综合体现,
本文对我国大学科技园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用创新理念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与途径.
1912年12月15日《申报》刊载的《定期发卖纪念邮票》新闻中,谈到总局“楼下一处专卖零星”邮票,“楼上一处(由博物院路旁门登楼)专卖成套”邮票。为此,笔者进行了实地探访。
亨利·德·图卢兹-劳特累克(图1)1864年11月24日生于法国南方小城阿尔比,是伯爵和子爵显赫家族的后裔。14岁时,先天“多歧骨端症”使劳特累克成了一个侏儒,但他在母亲的鼓
李白《下江陵》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李白因永王磷案,流放夜郎(今贵州西部)。行至白帝城(今重庆奉节县城东白帝山上)时,忽闻赦书,惊喜交加,旋即放舟东下江陵(今湖北江陵县,434100)。李白这
文章运用文献综述、逻辑分析等方法,对体育产业生产要素及要素禀赋评价的基本理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要素禀赋理论对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的指导作用为探讨我国及我国各地区体
我国农牧交错带是农耕产业与牧养产业交汇的地带,是长期历史演变过程中两种文明相互交融所形成的特殊的民族经济地理区域.其地理位置大致从大兴安岭东麓的夏绿阔叶林地区,经
本文选用硫脲(TH)、尿素(CU)、柠檬酸(CA)、醋酸(HAc)作为造孔剂,与三聚氰胺混合,通过原位热聚合法调控制备了石墨相氮化碳(g-C3N4)及系列调控的石墨相氮化碳g-C3N4-TH、g-C3N4-CU、g-C
会议
主要对.NET Framework、B/S模式分析进行介绍,对B/S模式和C/S模式进行对比,阐述这两种模型的优缺点。
服务业的多样性使其R&D的投入方式与制造业有显著的不同,也带来对服务业R&D界定和测算方法上的困难。现有的统计表明,世界各国服务业的R&D投入强度整体上远低于制造业,在不同国